Rapid Rise后拨和Dual Control刹车/变速一体式指拨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同一家传动巨头的设计,都已经消失了很久。我还可以列举出更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轴承安装在曲柄臂中的脚踏,过去出现的Eliminator车圈,甚至速降车手穿的紧身骑行服,这些部件在发布之时,都没有得到骑行公众的普遍接受。这些设计还有个共同点:有一定的优点,有切实存在的理由,Dual Control一体式指拨也不例外。

  但为什么最终它们都消失了?你可能会说,因为这些产品还有另一个特点,设计想法本来就是一坨屎。但我要说,这只是我们的后见之明,其实上述产品背后的设计理念都非常合理。

  我相信,这些产品没能在市场上争取到一席之地的原因,在于它们带来的好处没有被广泛理解,厂家也没有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导致它们直接被忽略了。无可否认,这些产品存在一些缺陷,如果能被普及,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最终这些产品的命运与副把、URT避震系统一样,消散于历史当中。

  很可能你不相信我所说的,情有可原,但在你生气之前,请让我将原委一一道来。

  速降车手要穿紧身骑行服?这很容易理解。速降车手的目标就是用最快的速度从A点抵达B点,紧身骑行服就是在帮助他们实现这一目标,这确实是合理的设计。就连业余滑雪运动员也会在速度较低的双人绕杆赛上穿紧身滑雪衣,不理会全世界的观众怎么看,因为他们知道,紧身服=速度,这是经过科学实验证明的真理。我想知道普通业余滑雪运动员会经常想起空气动力学吗?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我并不期待哪位速降车手真穿紧身衣比赛,但这就是一个例子,我们冷落某些东西,并不管它能带来什么好处。


01.jpg


紧身服虽然看起来不帅,但穿紧身服比赛确实有优势。

  我们都知道脚踏轴承应该在什么位置,对吧?肯定不应该藏在脚踏里,而是在曲柄壁里,因为这就可以安装更大的轴承,增加可靠性,还能允许轴心体积更大,强度更高,甚至能承受住《Kranked 5》电影中克里斯•格鲁(Chris Glew)面对的超强冲击。更棒的是,如果轴承安装在曲柄里,轴心可以连同轴承整个拆出来。这种设计的变体也出现过并测试过,但我们现在流行的做法,依然是将轴承安装在脚踏中。为什么拥有强大优势的设计也销声匿迹了?我估计大概有两个原因:要么是人们在刻意忽略,或者是行业对备受嘲笑的新标准感到犹豫,如果采用新设计,还要要花更大的事件成本去解答对新产品的疑问。

  这种设计退场了,但实际上它比我们现在使用的脚踏更有意义,我觉得需要有厂家拿出点气概,把这项设计做成产品。

02.jpg


更薄的脚踏,更大的轴承,怎么看都是合理的设计。

  紧身骑行服还讲得通,脚踏轴承变成曲柄轴承也讲得通,但Rapid Rise和Dual Control呢?那还用说,你肯定会给出肯定回答,但这两项设计从发布之处受到的都是冷眼,至少有部分原因在于,官方从未解释清楚这样设计有什么优点,而当时我们所有人都只看到了这两款产品的缺点。

  我对市场营销不是很了解,但我们都知道市场是这样的,当某个公司发布新产品,就连我这样的营销小白都能预测到,公众对突破性的新品会有多大的怒火。更糟糕的是,有时候引起公愤的新品实际上很有优势,但却缺少了清楚明白的信息,反而被喷子的口水弄得一身脏。

  我们先来看Rapid Rise后拨,90年代刚发布时,所有车手都很讨厌这款产品,到世纪之初,改良版本出现在Shimano高端传动系统中,没想到这项设计再次引起了公愤。

03.jpg


04.jpg


Shimano的Rapid Rise后拨从机械原理来讲是很有优势的,但却要让车手将根深蒂固的变速方式抛弃掉,也就意味着这款产品不会长久。

  为什么不喜欢这款后拨?没办法,它的运作方式与那时候的后拨完全不一样,哪怕跟现代的后拨产品相比较,也找不到类似的设计。如果你放松变速线,弹簧会强制后拨跳到最大飞轮上,这跟现在后拨运作方式完全相反,同样的操作,现代的后拨会跳到小飞轮/大齿比的位置。我能理解当初车手你们对这种运作方式的厌恶,真的。如果有一位全能全知、拥有无限权力的人突然决定要颠倒左右的概念,我也会很生气,毕竟我花了37年的时间认定了一套认知系统。回到变速设计上来,考虑到单车转向和踩踏时,会遇到烂泥、石头、树根,如果还没适应新的拨杆调整方式,很与可能我不记得Rapid Rise的用法,失误带来的疼痛会在第二天缠上我。

  但这项设计真的很棒呀。

  Shimano又不傻,从技术层面来说,Rapid Rise的功能是很有优势的。因为后拨弹簧有将链条拉到大飞轮/低齿比的趋势,往这个方向的变速动作会更加省力、更加流畅,尤其是在超出我们预期的陡峭上坡时。同样的弹簧可以让你轻松克服变速线因使用多年而不够灵敏的问题,而后拨从反方向拉动变速线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如果变速线断了,你的链条会挂在更大的飞轮上,而不是用来创造速度纪录的小飞轮上。

  但是亲爱的Shimano,你不该让车手重新学习如何变速,这样做是不对的。但他们偏偏这样做了,结果可想而知。尽管Rapid Rise比大卫•艾克(David Icke)的蜥蜴人理论更实际,但信赖Rapid Rise的人少,而相信蜥蜴人在丹佛机场的地下统治世界的人更多。Rapid Rise比我们现在使用的后拨有更多好处,但却要改变我们使用手指的习惯,决定了这款产品很难被骑行大众认可。Dual Control变速/刹车一体式拨杆也遭遇了同样的局面,Shimano想将刹车拨杆变成有双重作用的变速指拨。如果你骑车更注重的是健身,而不是腾空的刺激感,Shimano的设计是非常好的,你肯定会问,“你有没有用过这种垃圾”,没错,我用过很多次。

05.jpg


当刹车拨杆同时也兼备变速指拨的作用,除了越野赛之外,这种功能合体并不算好用,但想法确实很赞。

  拜托了Shimano,你在瞎想什么呢?就连我这样的营销小白也知道,Rapid Rise和Dual Control太过复杂,而且昂贵,不太可能在市场上起飞,尽管确实能给某些特定的骑行方式带来好处。实际上,这也是SRAM没有跟风的一个原因,车手想要高端的传动系统,使用方法跟以前一样,SRAM明智地让新产品维持着原有的用法。

  那么问题来了,Shinamo做错了什么?他们设计的两套系统具备的优点,最终被四面八方的厌恶淹没了,因为没有谁想重新学习大拇指和食指该怎么控制单车。当有人强制要你改变,而且是不必要的改变时,确实会让人很生气,Rapid Rise接受到那么多敌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06.jpg


不爆胎不漏气的设计,Eliminator车圈在当时可能太过超前了,如果你动手的技术不过关,换车胎的过程就像打仗一样。

  2006,Eliminator车圈重新发布了,由曾经的车手托比•亨德森(Toby Henderson)设计,车圈上有一块突起的PVC保护垫,保持外胎、车圈和备胎不受损坏。听起来很耳熟吧?没错,Henderson车圈设计的方式很像现在的海绵胎垫,区别在于前者采用整合式结构。

  这套系统并不完美,拆装车胎真的是太麻烦了,让你忍不住产生抛弃山地车运动的想法,但就像这件产品名称那样,确实可以避免大部分爆胎的情况。

07.jpg


Eliminator车圈有一条凸起的结构,保护着外胎和内胎不受损害,这个设计真的非常好用。

  Henderson先生的设计比他那个时代的车圈领先了10年,但在那时候,并非所有车手都沉迷于提升轮组可靠性,或者让车胎实现轻量化。而现在车手们也在做一样的事情,将天价的海面胎垫塞进车胎。我不禁在想,为什么这项设计出来之后搁浅了那么久,才最终被完善?

  速降车手穿的紧身服,没有轴承的脚踏,Rapid Rise,Dual Control,Eliminator车圈,以及其他一些特殊的设计,从技术层面来讲都是合理的,但我要承认,现在的车手可能理解不了那些产品的意义,但那些设计背后的理念都是好的。它们之所以会消失,在于品牌、媒体没有进行详细的解说,或者产品不够完善,才没有实现市场普及。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