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9 23:51:24 | 1楼 只看该作者 |
|
EMTB普及战打响 — 第十五届文博会喜德盛自行车文化节·助力山地车越野赛 5月19日,第十五届文博会喜德盛自行车文化节·助力山地车越野赛如期举行,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山地车好手汇集在喜德盛国际山地车训练基地。除了常规山地越野绕圈赛之外,和以往不同的是,此回设立了电助力山地车爬坡挑战赛,这个新奇好玩的创意比赛吸引了数千观众围观。儿童滑步车等家庭趣味性比赛则已经是常规设置。 摄影:阮世捷,文章:阮世捷。本图文作品受知识产权法保护,不可用于商业。版权疑问请联络876048124@qq.com,欢迎加入轮火XC越野群!qq群号:446021839 速降ENDURO林道qq群:174406351 春夏之交,湿热季节的来临,也意味着文博会在向车友们走来。 当天26-32℃,因为高湿度,体感温度要比实际温度高得多,而且深圳当天某些局部地段温度差不到去到了38℃。 和往年开幕式前的开胃菜土坡腾跃不同的是,这回安排了一个很特别的节目,那就是领先600电助力山地车挑战41°大陡坡仪式。 喜德盛不仅自产车架和很多坐仓部件、轮组等产品,连中置电机也烙印上了自主原产的LOGO。 为准备这场比赛,厂方专门斥资10余万元,设计了一条单车爬坡赛道,而赛道最陡峭的一段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当于41°。 实际上,以领先600电助力山地车的功率输出,爬上这样的陡坡肯定是小菜一碟。 但山地车需要讲究操控,需要非常高水平的操控技巧才能蹬踏上这段陡坡,电肋力山地车也离不开山地车的本质。 去年年末,UCI宣布了很多新的举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项变化是,将电助力山地车EMTB纳入竞赛体系。这个电助力山地车的爬坡仪式,象征喜德盛吹响了向电助动山地车进军的号角。 这一幕很熟悉,所有合作企业、赞助商代表,一起合影留个念。 车友和厂区的员工也围拢了过来。 谭董事长为比赛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发出电助力山地组。比赛线路首先离开厂区进入旁边的公园,然后再回到厂区的喜德盛国际山地车训练基地,绕骑一圈结束比赛。 黄胜安首个完成全程的比赛,不过他在离开林道的时候,后轮被石尖割破,他并没有停下,在电机强大的动力之下,外胎也挣脱了车圈的束缚,最后只好牵车冲线。 黄晓强骑着一台全原装领先600电助力山地车,甚至还有后尾架、车灯,最终他拿下该组的第四名。 强大的功率输出,随时起飞。 电助动山地组比赛结束后,男子山地越野组即将发出。 观众们都跑到了树荫和遮阳棚下面,躲避猛烈的阳光。 等待多时,车手热得已经有些恍惚,灌水的灌水,淋水的淋水。 车手当众在“冲凉”擦身子降温,就差一块肥皂了。 嗯哼~~~~有人在偷拍我们洗澡澡。 我们是正规车手。 空降? 山顶石头太多了,回弹还要再调调。 刚刚骑完电助动山地赛的黄胜安,腰都直不起来了。 还要再添点水。 终点前的五连驼峰坑了不少没接触过泵道的车手。 除了电助力组,还可以报山地越野组。 调整气压。 居然忘记装锁踏了。 起终点一侧的展览街。 比赛没有运用积分制,所以,开赛前车手们都想提前争取一个靠前的发车位置。 电助力车组刚完赛的车手需要舒展一下筋骨。 女子电助力车手回到终点。 悠哉游哉的二人转。 ![]() 10点50分,男子山地越野组发出,全程需要骑行喜德盛国际山地车训练基地三圈,全程14.4公里,累计抬升261米。 发车后,郭鑫伟一马当先。 黄胜安居其后。 郭鑫伟首个登上山顶,开始下山,喜德盛国际赛道多年来维护得不算多,由当地气候自然雕刻,相比以前,赛道变得野性十足,特别是后山多段手肘弯和岩石花园。 约20余米后面则是由黄胜安和余绍霖组成的”锦衣卫"军团,前三位均为喜德盛赞助车手。 余绍霖在第三位。 梁力麒单枪匹马身居第四位。 紧接着便是胡维和黄晓强。 怪石嶙峋。 但本地车手对赛道也算是熟悉有加,多数都非常淡定。记起前几年前这里举办的高额奖金赛事,很多外地车手在陌生路线比赛的尴尬情景。 工程队风格车手,你是准备来赛道里施工吗? 喜德盛国际山地车训练基地是广东境内最难的路线,换言之,也是最有趣的赛道。 在斜面路段落荒而逃。 经过差不多一圈的高速拉扯,体能也所剩无几,对付这种极其复杂的路面,很多车手需要自我保护。 当年谁“扑通”一声掉进了左边这个水池,谁还能记得起来? 还是走石头阵比较刺激。 外线说不定能找到更多抓地力。郭鑫伟的第二圈,将身后的两位“锦衣卫”甩开。 黄胜安表现稳定。 石块布满后山。 余绍霖此时还在第三位,不过其后的梁力麒在渐渐逼近。 黄晓强。 陈东生最终获得第15名。 走外线的李稳,确实很稳很淡定。 正想离开水池,上面就有车手摔跤,幸好离水池较远,不然就会有“众车友水池捞人的故事”了。 三圈,估计三瓶水都不够。 |
2019-05-20 03:52:13 | 2楼 只看该作者 |
|
冠军非郭鑫伟莫属,完赛用时53分13秒。三圈用时,第二圈比第一圈慢了1分钟,而最后的第三圈则比第二圈慢了1分20秒,最高189,平均179是他最近很少见的高心率。 2分11秒后,终点线迎来咬着破损号码牌的黄胜安。 时间接近正午,温度越来越高。 很多车友完赛后,都需要给自己降降温。 在赛道里经历了惨重摔跤的车友,无大碍,但是需要休息。 女子山地越野组即将出发时,冯小根前胎爆裂,气都漏完了,幸好向裁判申请了延后一点时间发车,然后她飞速找到一位车友借来整车以及替换上自己的号码牌。 没想到出发不久便一路领先的邓湖平,一圈未完便被上图的冯小根反超,并拉开了很大的时间差。 邓湖平第二个回到终点。 起点数百米过后祼露的岩石。 陈小兰在第三位。 高美红身居第四位。 杨安妮来到岩石花园。 喜德盛外销部作品。 冯小根由开赛时差不多落后到最后一位,最终迎头赶上,以45分19秒斩下女子越野组的第一名。 3分05秒后,邓湖平摘下第二。她告诉我们,最近练车不仅扭伤了脚踝,还拉伤了肩部,原来没有打算比赛的,临时改变了主意。 14点20分,男子领先600中置助力山地车41°爬坡挑战赛开始。 比赛车手从这里开始进入爬坡段。 比赛形式上与个人计时淘汰赛很接近,唯 一不同的是,如果你未去到终点,但又下脚支撑或者摔跤,就当退出比赛处理。比赛最终有5名获状者,每位奖一台领先600中置助力山地车,而5名之外,凡踩完全程者都有500元奖金。参加了今天早上的男子越野绕圈赛,并进入前50名者,有资格参加电助力挑战比赛。 41°如假包换。 比赛不能穿锁踩,只能用原装的平踏,可能主办方考虑到车友们穿锁鞋易摔跤。 竟然出现了一位拖鞋挑战者。
不仅需要爬坡技巧,还要考虑耗时。
新设计的爬坡赛道看似是永久性设计,表面铺着塑胶防滑材料,底座直接用螺丝拧到了阶梯上。
很多男子车手都能够做到一气呵成。
只要拥有领先600,你也可以在这么陡峭的木板上骑行。
现场围观的车友强烈要求现场报名。
上午拿了一个冠军的郭鑫伟 ,还想将这台领先600电助力山地车收入囊中。 上坡也风驰电掣。
最终前五名车手为:余绍霖、刘健健、王捷龙、黄胜安、郭鑫伟。
女子电助力山地组比赛开始。闫换娇虽已经是妈妈级别的选手,但她蹬踏时的柔韧度却很惊人。
妈妈骑上去咯,和爸爸击掌庆祝。
练习时,邓湖平几乎无一成功,但是正赛时却发挥出色。
女子电助力山地车挑战组前三名为:闫换娇、高美红、邓湖平。参与比赛的女子车手有10人,她们是今天早上女子越野绕圈赛的前10名。
男子山地越野组前三名:郭鑫伟、黄胜安、梁力麒。
女子山地车越野前三名:冯小根、邓湖平、陈小兰。
电助力山地车赛前三名:黄胜安、梁力麒、曾武。各奖项最终花落各家,至此,为期一天的第十五届文博会喜德盛自行车文化节·助力山地车越野赛宣布圆满落下帷幕,我们下一场老地方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