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3 14:19:41 | 1楼 只看该作者 |
|
2020年环梵净山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一、主办单位 贵州省体育局 中共铜仁市委 铜仁市人民政府 二、承办单位 贵州省山地户外运动管理中心 贵州省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运动协会 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 中共印江自治县委 印江自治县人民政府 三、营运单位 贵州省多彩贵州体旅融合发展有限公司 四、比赛时间、地点 时间:2020年11月21日(星期六) 地点:铜仁市印江县 五、参赛人员及比赛项目 (一)参赛人员:长期从事体育锻炼,身体健康的国内 自行车爱好者,疫情高、中风险地区不接受选手报名。 (二)比赛项目 1.男子公路国内精英组(公路车型80km)100人(含10支国内专业队、10支企业精英队); 2.男子山地精英组(山地车型40km)200人; 3.男子山地大众组(山地车型40km)200人; 4.女子山地大众组(山地车型40km)200人; 5.本地男子山地大众组(山地车型40km)200人; 6.本地女子山地大众组(山地车型40km)各200人; 六、比赛线路 1.公路组:文昌公园(起点)→县委→中心广场→南门桥→电信公司→县政协→柏香林加油站→东方英才幼儿园→印江三中→贵州农商银行→行政服务中心→黔江社区医院→印江博才学校→城北社区医院→贵州银行→实验小学路口→书法广场→博物馆→东方国际城售楼部→刘波医院→文昌公园(绕县城5圈,单圈8公里)→第6圈从印江三中出城→朗溪镇→合水镇→木黄镇会师广场(终点,全长80公里) 2. 山地组:文昌公园(起点)→县委→中心广场→南门桥→电信公司→县政协→柏香林加油站→东方英才幼儿园→印江三中→朗溪镇→合水镇→木黄镇会师广场(终点)(全长40公里) ![]() 七、报名与报到确认 (一)报名须知 1.男子公路国内精英组参赛运动员由赛事组委会定向邀约100人。 2.男子山地精英组限报200人。 3.男子山地大众组限报200人。 4.女子山地大众组限报200人。 5.本地男子山地大众组200人(以铜仁市户籍身份证为准)。 6.本地女子山地大众组200人(以铜仁市户籍身份证为准)。 7.除男子公路国内精英组外各组别均采取网上报名方式。 (二)报名时间 2020年11月10日至11月16日18:00 (三)报名平台 1.报名平台网址:野途网 http://www.wildto.com 2.报名咨询电话:15285185058,联系人:吴加会 3.赛事咨询电话:15286706135,联系人:陈 烨 (四)报名费 男子公路、男子山地、女子山地组报名费100元/人、本地男子山地、本地女子山地大众组报名费50元/人(含竞赛手册、号码布、餐包),一经报名,慨不退还报名费用。 (五)报到确认 所有组别完成报名的运动员需在2020年11月20日10:00-18:00到印江县文昌公园进行报到确认并领取参赛物品和信息资料。报到时须携带本人身份证、体检证明及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提供未曾在14天内到中高风险等级地区旅行经历的证明(出示行程码),省外运动员报到时需提供7日内(2020年11月13-19日)核酸检测报告和健康绿码,省内选手报到时提供健康绿码。 ![]() 八、参赛资格 (一)参赛运动员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持有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本地组参赛运动员必须持有铜仁市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指定的户口登记机关签发的第二代身份证。 (二)参加男子公路国内精英组的运动员,年龄为18-50周岁;男子山地精英组的运动员,年龄为18-39周岁;男子山地大众组的运动员,年龄为40-55周岁;女子山地大众组、本地男/女山地大众组的运动员,年龄为18-50周岁。 (三)参赛者身体健康,无流行病史,无视力、听力、语言、发热、感冒、心脏病、高血压、心肌梗、脑栓等任何影响比赛的身体疾病或障碍,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未服用任何影响神智的饮品、酒类、药物、食物或保健品等。 (四)参赛者报到时须提供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证明,并现场签署《自行车赛事安全风险免责法律声明》。 (五)参赛者须自行购买往返赛区途中及赛前“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及“医疗保险”。 ![]() 九、竞赛办法 (一)本次赛事执行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最新审定的《自 行车竞赛规则》。 (二)参赛器材必须符合规则规定:男子公路精英组参赛运动员必须使用大组赛车辆器材,不允许使用封闭轮。男子山地精英、大众组、女子山地大众组、本地男子山地大众组、本地女子山地大众组参赛运动员必须使用山地车型器材,严禁使用硬叉,山地车外胎为1.95及以上的山地齿胎且不可以使用附加把。运动员须自觉接受车辆检查,裁判要严格对车辆进行赛前检查,禁止使用违规车辆参赛。 (三)签到检录规定:赛前45分钟开始签到检录,赛前10分钟结束检录。参赛运动员要在身体两侧肋间佩戴号码布并在车辆座管固定好车号牌;必须穿着骑行服和佩戴头盔,不能穿长裤或护腿。比赛装备的任何广告部分不能违反规则规定。比赛期间不得佩戴、使用任何无线通信设备。运动员须自觉接受检录,裁判严格进行检录,禁止未经检录车辆的运动员参赛。运动员须在起点处亲自签到,并接受媒体采访、自觉配合赛事宣传。未检录、签到而出发者为无效参赛,并不计成绩和排名。 (四)安全保障规定:本站所有比赛项目不安排饮食补给过程。不允许任何队车上赛道,出于对健康和安全因素考虑,裁判有权令明显落后运动员退出比赛,退出比赛运动员必须摘下号码布并退出赛道,不能骑行通过终点。若遇极端天气等不可抗拒的因素,裁判长有权决定暂停或停止比赛。 (五)技术措施与争议处理:本次比赛采用电子计时设备,选手报到确认时须向组委会缴纳计时芯片押金200元/枚。赛后归还时退回押金。关门时间,常规情况下为20%,裁判组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最终关门时间。参赛选手若对比赛成绩有异议,需在成绩公布20分钟之内携有效证据向组委会提出申诉,经组委会核实做出的裁决为最终裁决,不得再次申诉。 (六)获奖运动员必须按时参加媒体见面会和颁奖仪式,应在赛后及时到达颁奖区等候颁奖,未按时参加颁奖仪式的选手视为自动放弃奖项。 ![]() 十、成绩排名 (一)男子公路国内精英组:县城内5圈绕圈设置第2、4圈及比赛终点为抢分点。每个抢分点时,前10名通过的选手均可按照过线顺序获得相应分数(另行通知)。比赛终点分数得分翻倍。个人排名:以最终得分依次排名,若分数相同,则比赛终点分数排名靠前的选手名次靠前,其余无得分的选手按最后过线成绩,在得分选手排名之后顺延。 (二)团体成绩排名:团体成绩按车队完成比赛的前三名选手成绩(时间)累加进行排名,时间少者排名靠前,若队伍成绩相同,则最后各队经过终点队员最前的名次,名次靠前的队员所属队伍排名靠前,不足3名选手完成比赛的队伍不记团体成绩。 (三)男子山地精英组、男子山地大众组、女子山地大众组、本地男子山地大众组、本地女子山地大众组成绩排名,根据用时最短者确定名次。 ![]() 十一、录取名次及奖励 (一)男子公路国内精英组个人成绩奖励前40名,团 体成绩奖励前10名,颁发奖金; (二)男子山地大众组、男子山地精英组、女子山地大众组、本地男子、女子山地大众组个人成绩奖励前60名,颁发奖金; (三)组委会将为各组别个人前三名及男子公路国内精英组团体前三名的运动队进行现场颁发奖金和奖杯。 (四)奖金奖励表(金额为人民币,单位:元,税后)。 十二、裁判 技术代表、裁判长由主办方邀请,裁判员由承办单位选派。 十三、保险 比赛期间参赛运动员保险由组委会负责(参赛运动员必须提供准确的身份证号码,如提供错误,责任自负)。如出现人身意外事故,直接与保险公司联系,不能再追加组委会责任。 十四、其他 运动员比赛期间食宿自理。 十五、未尽事项另行通知。 十六、本规程解释权属赛事组委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