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9 02:13:33 | 1楼 只看该作者 |
|
20年的等待 — 2024中国山地速降联赛 新县站 为期二天的2024中国山地速降联赛新县站于2024年4月27日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黄毛尖星空露营基地揭幕,两天的活动包含了资格赛日以及决赛日。 中国山地速降联赛由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主办,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山地自行车速降联赛,其创办是顺应当前国内山地自行车运动发展良好态势、助力我国山地自行车运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发现和选拔优秀山地速降运动员,促进赛事举办地经济、旅游、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深度融合,并构建爱好者、运动员、品牌商、俱乐部、举办地等各方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 新县站赛事一经发布,短期内就吸引了2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速降爱好者报名,这样的热度充分说明了速降运动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深受群众们的喜爱。 比赛划定的参与人群非常宽泛,包括本站特设的儿童体验组,常规的少年组、青年组、成年组、大师组,五个年龄组涵盖了8至55岁的人群,低门槛的参与要求,使得大量爱好者轻松就能够获得对应的参与资格。 不仅参与人群宽泛,组委会还于新县黄毛尖星空露营基地建设了一条能够适应多年龄段及各种水平爱好者的赛道。起点设在海拔1011米的新县第一峰黄毛尖,赛道总体落差291米,全长1650米。起点附近有百米草原风格的直道,中间有几处石板堆砌而成的坠台。一个转向土包将线路引进第一段林道。 林道内分布了很多间距不一的驼峰,当中还有弯墙群,一段松散的有机黑土急降后,抵达三个巨大的梯形飞台,赛道的第一段至此结束。50米铺装道路后进入1.3公里的第二段林道。 第二段最有特色的技术点有两个,第一个是反斜面石阵,所有岩石阶梯互相平行且与轮子的前方向形成斜角,快则凌乱不堪,慢则滑入低位,失去想要的走线,并难以维持平衡。 第二个最有特色的技术点是巨石,只开放给成年组别通过,未成年组硬性要求绕道。巨石上似乎有两条选线,左线如同贴地“过山车”,右线要凌空下落4米接木板。 然而,一切都还没结束,落地后会引起突然加速,冲向下方的石板坠台,如果控制不好,会高速冲向前方护网。除了上面的两个大型技术点之外,第二段还有难以计数的弯墙和小型“岩石花园”在等着车手们。经过实地的勘察以及训练,车手们不约而同地表示“非常喜欢这种紧凑且元素丰富的赛道”,速降“国赛”的开篇之作新县站,赛道部分率先获得了车手们给予的好评。 得益于组委会的高效转运服务,车手们能够快速从终点再次来到起点,短时间内就可以得到充足的训练量。经过上午的“压榨”,车手们的速度比昨天变得更快,但他们的体能也在逐渐流失。 ![]() 27日下午安排了少年组、青年组、大师组以及女子成年组的资格赛,最终陈俊熙、王大伟、潘徐洋勇夺少年组前三名。 ![]() 涂玄州、Miguel Poole、洗嘉朗摘下青年组前三名。 涂玄州:“这两天练车感觉都挺不错的,弯墙虽然大部分都是松土,但是感觉很好玩。我觉得这个赛道Enduro DH都可以,主要是自己的控车能力,技术好什么车都骑得快。”
![]() 库克布赖恩、苏珅亮、巩燕泉斩下大师组前三。 库克布赖恩:“我喜欢这条赛道,它不像我们以往去过的赛道,比如富龙或者中山,需要踩多一些,泉林黑线好一些,但是这里泥好很松,而且还有一级一级的石头,这里的感觉会刺激一些,难度会高一些。附近的环境很漂亮,我很少会去这么高的地方,还有风车和野牛。” ![]() 陈颖妍、马凤君、曹璐作为女子组前三“保送”进入决赛。 27日进行的资格赛中,青年组的涂玄州用时3分02秒448,是当天的最佳成绩。少年组榜首、该组年龄最小车手、13岁的陈俊熙用时3分07秒948,全场用时仅次于涂玄州。我们迫切地想知道未成年人车手的成绩与成年组车手比起来会有什么差距?我们将悬念留到4月28日的决赛日。 高精度图片,2K以上显示器、手机浏览器横屏观赏效果更佳。摄影:阮世捷,文章:阮世捷。未经许可,禁止上传到轮火竞赛网之外的任何网站、论坛、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请勿与商标名称并列展示,请勿裁切和修改水印,不可用于商业场合的展示和播放。关注轮火山地车资讯请加微信:13580341108。 |
2024-05-04 00:54:00 | 2楼 只看该作者 |
|
因为官方新闻过于简短,我们决定将一些剩余的素材拿出,和大伙们分享,并作为官方新闻的补充。顺着素材时间流,让大家回忆这两天的点滴。这场比赛的赛道特征非常明显,没有那条赛道与之相近。同时,这两天所经历的天气状况也非常特别,从训练日、资格蹇的粉尘,过渡到决赛日的泥泞,没想到同时可以拥有这么多,两天内既有明媚有阳光,又有大作的狂风、大雾和雨水,兴许,车手们会因为一下子拥有太多而骄傲,参加一场比赛能吹几个月的牛。26日官方训练日其实也是比赛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国际大部分的速降山地车赛基本上日程上至少三天,训练日是官方日程中的第一天,并且媒体应该在此开始进场。 徒步勘察赛道是训练日早上的第一个环节,所有车手必须勘察过赛道全程才有资格训练。左边的卡卡(肖辉)是长沙速降的启蒙人,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他带领当地的爱好者,举办周期性的赛事,在全国各地自发的业余速降赛偃旗息鼓之时,他们的比赛还照样举行,这是热爱的执念。 来自北京的女车手曹璐。这次比赛报名的成年女子组选手有5名,可能因为比赛安排在非休息日,很多想来玩的车友要上班,希望接下来的比赛能安排在休息日进行,毕竟所有爱好者只是业余玩家。 在1998年至2004年,中国曾经有过速降国赛,每年还有速降锦标赛,第一届的速降国赛于1998年在山西太原五龙沟举行。北京车手巩燕泉当时就参加过6届冠军赛,还收获过很多个站点的冠军。直到2004年才宣布BMXRACING取代了速降加入2008奥运,于是2005年国家取消了速降冠军赛。对于巩燕泉、李显一来说,这是20年的守候。这次,他们抓住了机会,再次站在了出发点。 区嘉杰和他的队友,他们同在男了少年组。青少年成了速降运动的主办军,在GDL联赛,他们的比例达到了8成左右。 独家驱车超过10小时前来参赛的青岛车手大熊,他是青岛本地最快的车手之一,他现在的职业是山地车教练。 长沙车手肖聪和他的朋友。肖聪是中国山地车速降近年来的领军人之一,为圆梦,多年来,参加了大量业余速降赛来提升自己的技能,他是中国速降最快的10人之一。但是非常无奈,多年来,速降被看成自行车中的“亚文化”,对这个运动缺乏正确理解人们,认为从事这项运动非常“不良、危险、坏孩子才会参加的运动、吓人、容易受伤、影响学习”,大量车友们自发修建的训练场被街道办事处以不安全的理由而推平。缺乏基本的训练场所、缺少专业的自行车公园,让这项运动的发展受到了很多阻碍。但是从某些角度看,孩子们在这项运动投入的大量金钱,包括购买数万元的器材、动辄花费巨资前往山地车公园练习,不正是国家需要的行动吗?这是一项可持续的运动,周边会有很多商业机会,包括运动培训、器材零售、行业媒体的内容生成、国内品牌也可能会更乐于制造这类型的山地车,更便宜的器材会将入门门槛的拉低,吸引更多玩家,这样爱好基数就有机会成次方增长了。 ![]() 李果、杜鹞、巩燕泉。山地车手、土坡车手、前职业XC/速降/BMXracing车手。 ![]() 200人的报名参赛阵容,和一场大型XC赛的参赛车手数量相当,而且这次比赛还不是休息日,试想,如果在休息日举办,数量会翻倍吗? 赛道的第一颗“牙齿”,车手们需要在它的上面一跃而过。 裸露的獠牙。 第二个技术点是利用石块砌成的落差,着陆点与坠台的落差起码1.8米。 真正的上一代速降车手。大师组车手巩燕泉(潺潺)道:“中国山地车起源于1993年,北京老山举办了一场国际邀请赛,请来了世界冠军大卫。因为亚锦赛在中国举办,需要有选手参加,我代表国家队参加了第四届亚洲山地车速降赛。中国速降比赛崛起于1998年的亚洲山地车锦标赛,同年举办了中国第一场速降比赛,我是第一名。聊起来吧!让大家了解中国的速降历史。” ![]() 裁判组勘察赛道,布置点位。作为媒体,我们必须为这次的边线裁判点赞,因为他们没有拼命地阻拦媒体摄影师寻找点位,他们甚至帮忙负责瞭望,并掩护摄影师找到合适的角度,不拒绝内容生成团队,这是好的开始。 这段山脊线有100米长,车手们携家带口,来一场新县的风光之旅。 千米高山的植被一目了然。
草原之后的一个转向大土包,上段因为有草皮,且路线微弯,上面的速度并不太高,这个土包的腾跃并不算高。
速降史中期的某个车友,现在成了气模人。
发型一致。
第一道弯墙,徒步勘察环节是否应该给每人发一根棒子作为车把,让他们方便比划进攻角度?
下坡弯道。
斜面。
小坠台。
下坡弯道。
松散的有机壤土,棕色,水分比较大的地方呈现黑色。
张老板在测试一款含碳的自然纤维车把。
一些车龄长达10多年的速降爱好者。
挺进第二段林道。
扭曲的路面。
倾斜的岩床,并且它与前进方向呈斜角。
步行都有点艰难。
岩床之后的陡下坡。
野杜鹃花特别的粉色一枝独秀,在嫩绿的环抱之下很是张扬,艳而不俗。 |
2024-05-01 19:00:07 | 3楼 只看该作者 |
|
第二段的巨石技术点有多条走线,未成年人组不允许从石头经过。成年组如果从石头下来,左边可以贴地,右边需要凌空下落4米左右。 从四面八方多角度观察这个技术点。 ![]() ![]() 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可以估算到它的高度落差。 徒步环节结束,选手们需要悬挂号牌参加训练,裁判们现场执法,不让没悬挂号牌的选手参加训练。 ![]() 训练开始。 木头搭建的起点,非常正式。工作人员进入“战时”状态。 深圳泥巴军团的团长,战袍颜色非常“中国”。 第二个坠台。 ![]() ![]() 落地的时候,有些人的避震器“呱呱叫”出现了打底的情况。 人工制造的一连串驼峰,它们让车手无法全速行进。 野杜鹃的花季。 一台国产钢材制作的山地车。作为领队的卡卡,在帮忙清除故障。 直道下来,腾跃较高的青年组车手宁锗铭。 成年男子组周晓龙在起点附近。起点视野开阔。 男子少年组陈俊熙,年仅13岁。有经验的选手会在第一个驼峰将自己发射上侧边,这样就不会被第二个驼峰弹起了。
肖聪来到第一个斜面。训练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千米高山,紫外线猛烈,我们的皮肤也能感受到。
大师组黄岳峰。
成年男子组赵振杰。
山上有一女子在吼我们,来自广州的女子成年组车手陈颖妍,晚到的她,需要步行一圈才能训练。
边线上的工作人员就位,包括摄影师。
第一个弯墙。据说,修建赛道的时间非常短,在这么短的时间呈现赛道,已经非常不错。速降竞速比赛蹇道和山地车公园道是不同的。公园道需要流畅,让客人玩得爽,竞速道需要综合各种元素,相对较野一点,需要很多原生态地形。
来自广州的大师组车手苏珅亮。
进入弯道群。天空忽明忽暗。
弯道结束有时会接一个抛起的位置。
林道内秀色可餐。
随时需要飞跃而下。
蓝天白云,赛道旁有些野樱桃树。
来自武汉野猪速降的倪维。
悬挂4号的陈林,这一战之后,他的号牌会变成几号?
个人车手吴泽轩。
加大进入角的肖聪。
成年男子组缪伯之。 |
2024-05-01 19:39:26 | 4楼 只看该作者 |
|
![]() 来自香港丫髻山地车公园车队的选手,他们的团队从13岁小朋友跨越到大师组选手。 巩燕泉曾涉猎多个山地车种类的专业训练,从XC到DH,到BMX。赛道的上段有三个大土包。 陈林的快递绕圈,转运皮卡能够让车手得到尽量多的训练量。 成年男子组的蒋骐骏。 打个招呼。 吕佳恒。 “一条裤子”选手。校服裤是少年组非常常见的装束。 少年组张洋嘉。 风车发电机。 男子儿童组上路。 湖北野猪俱乐部的午间维保。 忙了一上午,我终于可以看看周围的景物。酒店与赛场有1个半小时的车程,赛道的终点距离起点的转运距离有4公里。这个时候,我们还是很期待直线运输的缆车,还希望在赛道周边住宿,减少转车带来的疲劳。 下午的训练开始,随着车手们的记忆力发挥作用,速度开始加快。 ![]() 训练日的路况“过于良好”。 ![]() ![]() ![]() 随着训练量的增加,弯道骑得越发流畅。
少年组、成年男子组,他们在同一时间,同一线路上训练。
在扭曲地形上行驶的形态。
中段的几道栈桥。
反复针对性练习一段。
站在媒体/观众通道,就可以清晰地捕捉到下方失控的车手。过去的很多山地车比赛,赛道边没有修建媒体与观众通道,非常的不方便,这次的赛道就做得非常好。
投降了。
先翻为敬,为资格赛和决赛的翻车热身。
部分儿童组选手在局部需要推车,但已经有部分儿童组选手能够全程拿担。
摔跤多发地,不用一会儿,就能捕捉到不少炸裂的镜头。
各种失控的场景,这是速降比赛的日常。速降比赛不是公路自行车比赛,也不是XC赛,大量摔跤是速降比赛的常态。 |
2024-05-03 14:17:30 | 5楼 只看该作者 |
|
杨照珩谨慎通过岩板技术点。 这次比赛来了很多车队的随行人员,如果说赛车手200人,那么也许酒店就可能会有400人(车手+家属 还不含工作人员)需要入住,这是比赛的一项可观的营收。 ![]() 岩板技术点有低线和高线选择,高线直快,低线安全但慢。 然后统一进入一条泥沟,但失控都是在泥沟开始。 欢乐开始,一位选手从岩板上脸刹滑下来。 山顶的发车效率非常高,赛道里的车手非常密集,这样的好处是,摄影师可以连续捕捉到很多精彩的镜头。 与树干亲热。 边线工作人员在呵护摔跤的选手。 ![]() 一个起跳之后需要冲上这个爬坡,如果冲不上就需要推车了。 差点儿坠头。 滑滑滑。 一位成年男子组选手从巨石跳下。 周晓龙走的左线,辗压而下。 深圳小朋友乖乖(王莺嘉)。小女生只有8岁,几乎可以全程拿捏赛道。 唐梓航一举清扫这个技术点。 紧接着是老猫(杜鹞)。 青岛夜鹰俱乐部的张智雄选择绕过巨石。 有人从护网底部钻到外面去了。 鞋子都飞走了。
叶正午走的左线。
青年组的miguel poole必须绕道。
儿童组的陈深莹,全程独自训练和骑行。
少年组的贵州车手柏麒鞥。 青年组胡乐航。
成年组梁子元骑着一台硬尾土坡车参赛,他告诉我们,前两周将AM车骑坏了,不得已要用硬尾参赛。
儿童组的张梓祺。 来到27日上午的训练时段。
等候训练时间的到来。
周六上午的官方训练时段。
大家的速度明显更快了。 |
2024-05-03 13:20:39 | 6楼 只看该作者 |
|
转向土包。 团长今天的第一趟练习。 今天的首枚钻地弹。 青岛最快车手之一张智雄。 反斜面转弯。 青年组胡乐航,休闲风格车手。 弯墙高线的成年组车手高国强。
吴泽轩抛起。 韩祎明在一处狭窄的拐角。 然后有车手从一处小坠台下落。 失控的玩家。 你方唱罢我登场,男子儿童组朱云祥没有像大人那样冲进小树林。 女子儿童组8岁的乖乖。 黄俊弘在新县深耕。 泥土有机物含量很大,呈深褐色。 肖聪斜插飞越土包,这些流畅的动作能让速度损失更少。 猫仔不忘给观众们献上放双手。 ![]()
在第三个大土包看看大家的风格。
车手们的表演得到了老黄的肯定。
儿童组黄莺嘉越来越娴熟。
杜鹃花下,嗡嗡响的车手们在辛勤“采蜜”,明天就能品尝劳动的成果了。
主动,还是被动选线?
陈颖妍身不由已。
儿童组陈深莹,几乎不缺席速降赛,特别是GDL的比赛。
叶正午,上一个十年中期的车手,为热爱而来。
车手们在媒体、观众通道的下方通过。
我们来到赛道的另一侧观察一下。岩床斜面很考控车,慢也不行,太快也不行。
高手基本走高线。
上方发射的多枚弹药。 “飞弹”们摔跤后第一时间向观众索要素材发个圈。
唐梓航今天换上了一袭白色的战袍。
等等,没看错的话,这位应该是王德发,如果不是王德发那也应该是他的队友。
北京车手董新。 |
2024-05-03 13:29:56 | 7楼 只看该作者 |
|
万尘顺利通过。 霸王硬上弓的叶朔棋,给网外观众献上一个大拥抱。 需要重新调整把组。 裤子哥滑铲。 巨石技术点前的小抛台。 还没有轮子大的猫仔。 ![]() 午休时段,全天的训练结束,即将进入下午的资格赛。周六下午安排了少年组、青年组、大师组、成年女子组资格赛。然而,大部分人并没有注意到周日的天气预报,周日有中雨,在千米高山的中雨可想而知,可能会伴有大风和降温。 少年组资格赛率先打响,郭晗宇摔跤退赛。因为天气问题,周六下午的资格赛,可能会成为最终的成绩,在比赛中保留实力的车手最终的成绩可能会受到影响。 湖北车手苏立顺利通过岩床技术点。 紧接着是徐浩天,3分29秒,资格赛第十一名。男子少年组决赛名额只有22个。 广州车手陈奕佳刚好杀入少年组前十。 香港车手钟浩诚4分14秒,第二十一名。 ![]() 摔跤的比例不低。 栈桥后的一个抛面。 大上坡前的抛台。 男子青年组开赛,郭子豪最终排在第21名。男子青年组只有19个名额进入决赛。 李嘉锐第11名。 周子善第28名。 卢子萌刚好杀入前10名。
朱一鸣用时3分25,排在第9名。
万尘即将铲倒在地。
万尘摔跤退赛,在赛道边思考人生。
星战黑武士苏兴。
李铭希用时3分32,排在第7名。
宋锗铭排在第24名,最终被决赛拒之门外。
谭哲俊刚巧在第19名,占领了决赛的最后一个资格。
邓境桓排在第23名。
陈亿川第14名。
吴奥翻到了网外面,但随后回到赛道,取得第29名,不过这回就入不了决赛了。
3分21的吴泽轩,摘下该组的第6名。
第12名的陈沛贤。
3分18秒的夏恩杰,第5名进帐。赛道下半段的小型岩石花园。
钟鸣灏第30名。
第8名的陈子炜。
3分08秒的Miguel poole,比本组的第一名涂玄州多用了7秒,资格赛就只能屈居第2名了。
比第一名多用了9秒的洗嘉朗,斩下第3名。
大师组有16名车手能进入决赛,按照报名人数看,进入决赛的比例会很高。大师组资格赛开始,3分44秒的毛博宇,摘得第9名。
赛道的后段有很多小弯墙和一些小斜面,吴振亚第11名。
周兆彪第14名。
广州车友洗孟谦,取得第12名。
黄岳峰用时3分59秒,进入前十。
3分23秒的巩燕泉,虽然事隔20载再次参加国赛,但仍然发挥出非常高的竞技水准。用他的话说,虽然过去很多年了,想要重回或者接近以前的竞技巅峰并不算太难,需要多训练体能。
十年前广州最快的车手之一苏珅亮,跑出3分22秒的成绩,斩下大师组的第2名,仅落后本组第一名2秒。
20年前和巩燕泉在同一时代参加过国赛的北京车手,李显一用时3分31秒,在中途巨石附近摔了一大跤,浪费了巨量的时间,但是看到他竟然还能排在该组的第4名。
女子组曹璐用时7分34秒排在女子组的第3名。马凤君用时5分12秒取得第二名。如上是周六下午的资格赛部分。 |
2024-05-02 18:10:08 | 8楼 只看该作者 |
|
![]() 2024年4月28日,雨雾来袭,松散的泥土成为过去,2024中国山地速降联赛新县站迎来决赛日。 在云端上开幕的中国山地速降联赛新县站,浓雾笼罩着赛道所在地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黄毛尖星空露营基地。 ![]() 有限的视野距离让早上的官方训练不得不缩短时长。 裁判们对原定的一些项目设置进行了合理的更改,所有组别的成绩均取资格赛成绩作为最终成绩,不同的是,成年男子组是在雨中骑出来成绩,而其它组是在昨天干燥的条件下取得的成绩。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副秘书长孙连滨同志;信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俊同志;河南省田径自行车运动中心主任陈皓同志;河南省自行车运动协会副会长柏晓光同志;信阳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林长同志;新县县委书记夏明夫同志;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秀洪同志;新县政协主席胡光志同志;新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许呈林同志;新县人民政府三级调研员李良斌同志;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志森同志。 新县县委书记夏明夫同志致辞。 ![]() 信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俊同志致辞。 ![]() 运动员代表宣誓。 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副秘书长孙连滨同志宣布比赛开幕。 开幕式结束后,小雨登场,裁判们经过衡量,参赛选手达81名的成年男子组资格赛如常进行。 在成年男子组资格赛进行的中期,路面开始变得有些包浆,失控随之增多。随着时间的推移,赛道在该组比赛的最后阶段变得更加湿滑。 但是,一些经验丰富、潜藏在发车顺序表最后面的选手,在不可能的情况下,送转了大部分在较好路况下山的选手。 男子成年组资格赛第一名陈林用时3分11秒858,在相对更恶劣的天气中祭出了完美的表现。陈林在赛后告诉我们,他以为还会有决赛,于是在资格赛里骑得比较保守。 在资格赛前临时更换雨胎的肖聪收获良多,更长的齿钉帮他咬紧湿泥,虽然出发前漏掉了不少气,但最终还是以大概10psi的气压骑完了全程,并摘得该组的第二名。 用时比陈林多10秒,周晓龙以3分21秒163的成绩取得了男子成年组资格赛的第三名,也是该组最终的第三名。 乘着云,驾着雾。成年男子组资格赛结束后,鉴于赛道的泥泞程度以及天气状况,组委会作出了取消当天余下组别决赛的决定,采用资格赛成绩作为所有人的最终成绩。 少年组前五名:陈俊熙、王大伟、潘徐洋、马易明、杨砚博。 青年组前五名:涂玄州、Miguel Poole、洗嘉朗、胡乐航、夏恩杰。 大师组前五名:库克布赖恩、苏珅亮、巩燕泉、李显一、罗超。 女子组前三名:陈颖妍、马凤君、曹璐。 男子成年组前五名:陈林、肖聪、周晓龙、李果、荣康。 ![]() 中国山地速降联赛由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主办,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山地自行车速降联赛,其创办是顺应当前国内山地自行车运动发展良好态势、助力我国山地自行车运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发现和选拔优秀山地速降运动员,促进赛事举办地经济、旅游、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深度融合,并构建爱好者、运动员、品牌商、俱乐部、举办地等各方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 |
2024-05-03 13:18:54 | 9楼 只看该作者 |
|
4月28日,周日,决赛日,今天安排了大量重磅项目,包括少年组、青年组、大师组、女子成年组决赛,男子成年组的资格赛在上午,决赛在下午。其余还有儿童组比赛。我们的宾馆所在地凌晨已经开始下雨,但是当我们来到赛场的时候,发现这里的泥土还非常干燥,只被雾气湿润了表面,踢开表面,里面还是干粉。 赛道的起点,黄毛尖山顶周围白茫茫一片。赵振杰可能满脑子都是赛道,将衣服穿反了都不知道。 早上有1小时的官方训练,但当前大雾,能见度可能没有10米。 训练发车断断续续,200名车手生怕赛道有些什么变化,非常急迫地要进去看看。 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的比赛非常特别,但目前还没有刮大风,暂时也没有降温。 ![]() 裁判们一丝不荀地在安排训练。 ![]() 长沙车手荣康。 像不像公路自行车大组比赛发车前的情景?我们什么时候来一场大组发车速降赛? 四川车手邹佳宾,不远千里从家乡来到国赛赛场朝圣,没想到,我们的非主流运动,终于有一天再次被接纳,而且有机会成为奥运会项目。 深圳泥巴军团的团长,上个月,他们在深圳凤凰山花费数年时间修建的训练场被街道办事处拆除,深圳重要的业余车手训练场,包括平湖生态园的训练场也被拆除了,支持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没有了。 泥巴军团的队员儿童组车手陈深莹。 ![]() ![]() 珍贵的训练时段。 李嘉诚来到了国赛现场,负责保证计时设备的稳定工作。 第一次发现,速降运动的参与人数,将要接近那些公路自行车赛了,如果比赛时间安排到休息日,那人数会增加多少呢? 起点后面的平台,一些车队已经支起了休息帐篷,准备提供一点舒适给奋战一天的车手。 训练来到一半时,被裁判取消,因为雾实在太大了,部分车手早上失去了最后的训练机会。10点钟,大家来到了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非常隆重,中国速降在20年后的今天重启,目标是冲击8年后的2032年奥运会。
8年后,你们谁会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速降赛呢?
开幕式结束后,车手前住起点,接下来的项目是男子成年组资格赛。其余组别的选手前往赛道的中段观赛。
男子成年组检录。
成年男子组资格赛开赛前裁判们在磋商。毕竟天气状况不太好,路面也有些变化。
悬挂A和B号牌的车手,他们的功能是负责在开赛前检查赛道。其它还有C号牌车手,负责在训练结束时清理赛道上的车手和观众。
男子成年组最终将会有30名车手进入下午的决赛,但依现在的天气状况看,资格赛能不能顺利比完都是未知数,因为随着资格赛的开始,天降小雨,如果雨水继续下,赛道表面的条件会发生重大化,说不定会中途取消资格赛。比赛已经正式开始,钟志军完赛排在第47名,无缘下午的决赛了。
湖北车手刘恒强用时3分49秒 ,摘得该组的第28名。雨水越下越大,起点附近的观众开始打伞观赛。
李通通中途退赛。
佳能的对焦系统居然还能起作用。马艺轩用时4分03秒,排在第33名。
在反斜面的李舒洋,最终摘得第17名,用时3分42秒,山上的观众很给力,在这么恶劣的天气下,依然不离不弃,站好最后一班岗。
陆优朋用时3分33秒,刚好进入前10名。雾和雨都已经分不清了。
来到一个弯道的蒋骐骏,他最终获得第12名,用时3分36秒。
车手们的速度已经比训练日慢了很多,杜芳旭排名31,耗时3分54秒。
在一个小拐角的周瑜 第51名,虽然名次不佳,但是,相信这次比赛的收获绝对不止这个名次,三天的骑行,不同的天气状况,不周的赛道条件,车手们得到了许多。
大型翻车现场。 随着赛道从干粉转为稍微的包浆状态,赛道里开始变成欢乐谷。
他们滚了一圈又一圈。
但是,仍然会有一些车手能够强行骑下来。
刘毅彬跳过大土包,骑向他的第20名。
谢友文发挥不错,拿下第8名的好成绩,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祭出3分28秒的用时。
比谢友文快了1秒不到的邹佳宾摘下第7名。
冯锦鹏排在了第25名,下午还有努力的机会。
杜鹞在岩床上骑得很稳当,第23名。
缪伯之,披着雨衣下来,不过成绩不错,第13名。
王家君出现重大失误,最终排在第32名。
叶正午不知为啥,在上段的大土包翻了个倒根葱,背上全是泥印子,最终只排在第30名,可怜的娃。
赵振杰下来时,速度过快失控,翻出赛道的后轮抡飞了一台相机,最后只得45名。
半天没见这棵树了,甚是想念,荣康与她来个拥抱。没想到荣康最后还能排在第5名,说明他在其它段落的速度可能在其他人之上。
青年组(暂时)冠军笑得合不扰嘴,因为照此下去,青年组决赛也得取消,除了开心,还是开心。 |
2024-05-02 23:53:42 | 10楼 只看该作者 |
|
陈林又快又稳,全场为他呐喊欢呼。但是观众的声音无法让他停下来。到目前为止,雨已经下了1个多小时,赛道的条件比最开始时恶劣了太多,不过,后面一批车手似乎完全逆转了前面路况较好时发车的车手。陈林用时3分11秒858,比第二名的肖聪少用了2秒,国赛第一站,成年组资格赛第一非它莫属。 "今天以为还是会有决赛,这次资格赛都是很保守,想着安全完赛,路况还是很滑很滑,都是在反斜面的地方会有些失误,几个技术点没有失误很幸运,我在去年心态一直不是很好,经过几次比赛调整还是好非常多,因为不是决赛没有很紧张所以这次心态表现能打个九分,很满意!最后也很感谢我的车队一起从深圳开过来,大小朋友们表现的都非常棒,很期待下一场比赛!——陈林
身高优势明显的苏州车手周晓龙安全通过岩床技术点,3分21秒163的成绩帮助他斩下了该组的第三名。
接下来登场的是该组最后一位车手,也是夺冠呼声最高的车手之一,当唐梦麒来到岩床技术点的时候,观众们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全场齐呼“王德发”“王德发”,请问这是他的小名吗?我什么也不知道。然而,似乎“王德发”被现场观众的欢呼吓到了,他在岩床顶部突然就腿软了,滑铲在地,浪费了好些时间。最后唐梦麒只排在第14名,真的是一言难尽。
成年组资格赛结束后,收到通知称,今天的其它所有决赛均取消,包括儿童组的体验赛,那么所有组别的资格赛成绩将成为最终的成绩。为这条专业媒体、观众通道点赞,很多山地车比赛没有专门的观众通道,导致观众们需要在荆棘里爬行抵达赛道边观看,那种可能是唯心主义赛事吧!完全迷失了办赛事的初衷。
可能是冼嘉朗这辈子得到的最大的奖杯。
陈颖妍怎么长这样了?小时候那么可受。喧嚣的国赛第一站在恶劣天气下提早结束,不过,我想应该没有人会不满意吧,毕竟我们带走了很多东西,带走了这里的阳光,带走了这里的雨露,带走了这里的狂风,带走了这里的沃土,带走了这里的野杜鹃花,当然还有这些硕大的杯杯和香槟。颁奖礼请拉到上面观看,我们在下一站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