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0 18:13:35 | 18楼 只看该作者 |
|
松软湿润的粘土、混合了泥土的石头与树根其实是很简单的游戏。所有1.8-2.1寸的轮胎都能与140mm行程的单车搭配使用。而像Mud King这样的全地形胎、硬度更大的Storm、Mud X、柔韧的CG都堪称完美。你也可以将这些轮胎安装在160mm行程的单车上,只是在经过石头和树根障碍时感觉比较明显。2.25寸的Panaracer轮胎表现非常好,尽管我们仍然会质疑它过薄的侧壁,从这一点来说,Swampthing物有所值,因为抓地力确实更好。如果用于全地形赛道,以上这些车胎都是值得推荐,只是Mud King在硬度上还需提升。英国所有的赛道中心都能将它们派上用场。
那么大尺寸单车呢?不要忘了,胎压、轮圈形状、轮宽都会对抓地力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没装内胎之前,还要试验不同的胎压。车手在确定胎压前首先要考虑当地的地形因素。在回答大单车的问题之前,请记住,超过160mm行程的单车可以同时保持速度与抓地力。如果是用于竞赛,我肯定会考虑表格中重量更大的轮胎。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Enduro赛场,依然有很多问题还没解答。下坡齿胎在平路转弯和弯墙上都会有更强的进攻性,但硬度不够的车胎肯定会在平路上拖慢你的速度。假设车手在比赛之前就计算过各种地形所占的比重,这时候他们对赛道的了解程度便开始起作用了。如果是参加英国的比赛,我一定会选择Trailraker,因为赛道常年处于松软又湿粘的状态,有爬坡,也有平地。只有赛道全都是下坡时我才会选择下坡齿胎。像前面提到的,我主要考虑地形的构成比例,在平地上保持高速呢,还是在泥地里保证抓地力,你可以做出不同的选择。如果赛道上石头比较多,那么还要考虑轮胎的硬度。
最后还有一个很让人费解的问题。我们发现,同样的外胎、同样的内胎、同样宽度的轮圈,但在不同的单车上效果很不一样,在某些单车上能骑的稳稳的,但在另一些单车上就会摔跤。我相信,造成如此不同的效果可以归为几个原因:轮胎接地面承受的重力、单车的长度、内胎压力、还有轮圈形状,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轮胎的抓地力……当然,我的结论也不一定完全正确。 |
2020-05-06 17:21:15 | 21楼 只看该作者 |
|
---------------------------------此用户已被清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