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端开始 - 飞越车队哈巴雪山骑降

时光飞逝,岁月荏苒,我们从2007年骑下四姑娘山大峰顶峰,到完成这次云南哈巴雪山顶峰骑降,竟然间隔七年之久。七年时间,自行车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单车品牌百花齐放,身边骑车的伙伴也是来了又来,去了又去。


封面.jpg


这次活动始于车队杨帆2012年的那次哈巴雪山登山之旅,由于天气原因杨帆当时只攀登到4800米,可是他却拍了很多照片,照片里记录了哈巴雪山的各种地形路况。回来的分享会上,车队几个成员一看,这也太适合骑车了,当场拍手决定了这次哈巴之旅。

也许大家忙于生计、忙于家庭,大家有一无一的竟然准备了2年时间,只到今年国庆才得以成行。


汽车.jpg


哈巴雪山位于香格里拉县东南部,举世闻名的虎跳峡旁,顶峰海拔5396米。“哈巴”为纳西语,意思是金子之花朵。

我们从成都出发,开着拖车带上装备和自行车,西行1000余公里,先后路过西昌、攀枝花、丽江、一直到达虎跳峡上面的哈巴村。


哈巴雪山-4.jpg


哈巴雪山-3.jpg


哈巴雪山-5.jpg


整个活动的起点是从海拔2600米的哈巴村开始,前往海拔4100米的登山大本营。第一天是艰苦的一天,需要我们在树林、山谷、草甸、河沟中各种穿行,途中我们则展现了推、扛、骑的不同绝技,普通登山者需要5个小时,而带上自行车的我们,足足花了7个小时,那可是全部向上的7个小时,推完了还没得下可以爽,众人皆崩溃。那一夜大家睡得很香,很香。


哈巴雪山-9.jpg


和以往不同,这次活动在道卡斯自行车的支持下,我们全部使用上了拥有更好的通过性能的27.5轮径的单车,我用的是最新款全碳纤维LYCAN PRO,而易斌和冯伟则用的铝合金版本LYCAN,两款车的材质和外观均有不同,不过到都是道卡斯自创的虚拟转点结构,踩踏干扰很小。


适应性训练.jpg


第二天是适应性训练,为人、为车。对车来说,由于海拔关系,山上的气压比山下低,我们平原带上来的自行车前后避震以及轮胎的气压都需要重新设定才能达到最佳工作状态。对人来说,那就更加具体了,在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海拔骑行可不是闹着玩的,为了适应高海拔地区的低气压和稀薄的氧气,我们需要进行一定量的适应训练,否则轻则头痛重则肺水肿。在重新设定了前后避震以及前后轮胎的气压后,我们来到了大本营以上著名的大石板进行适应性训练,大石板看似光滑,虽然在晴天大石板路面对车轮的抓地力那是100%的,但是石板平均坡度达到了30多度,又是上百米长,在试骑前还是让我们心理十分没底,毕竟这种坡度和高度,随便一个失误都会出大事的,大家也只好相互提醒,小心行事。凭借多年的骑行经验,我们也算是有惊无险的拿下了大石板训练,易斌和冯伟都表示这种路况这是人生的第一次体验,十分刺激。


哈巴雪山-12.jpg


新款道卡斯LYCAN PRO 275,采用独家的NJW(无接头和皱纹结构)碳纤维技术制造,SPPS共享转点避震结构(通过更换连杆,可更换压缩或拉伸的两种结构避震器),X01套件,SPANK轮组,整车12公斤。


哈巴雪山-7.jpg


感谢山神,登顶那早天气不错,没雨没雪也没雾,大本营就能清晰的看见海拔5396的顶峰。吃过早餐后,我们凌晨3:50从大本营出发,开始带车登山。不过好景不长,5点的样子薄雾开始笼罩我们。


哈巴雪山-14.jpg


哈巴雪山-15.jpg


我们在差不多快要天亮的时候抵达了C1营地,也许是老天开眼,在这日出之时,身边的薄雾竟然短暂消去,我们伴着天际边的“鸭蛋黄”行进,十分壮美。按照既定计划,高原经验相对较弱的冯伟和易斌把自行车放在了C1营地附近,然后轻装登顶,全队集中保证我那台轻一点的全碳纤维自行车登顶。

带车攀登是及其辛苦的一件事情,由于单车只是简单固定在背包上,背起来很不舒服,在海拔接近5000米的地方走几十步就要休息一会,哭啊!


上山.jpg


登顶过程不表,十分艰难,浑浑噩噩。只记得那个让人崩溃的绝望坡,绝望坡从海拔5000开始,平均角度也超过了30度,长度在900米左右。刚开始,我们是走三十步一歇,后来是走十五步一歇,慢慢的,有人掉队,也有人超越,绝望坡的名字果然犹如其名,爬上一个小坡以为到了,再一看,前面还有一个坡,依然看不见顶峰,再往下看,非常大的坡度,下面的队友只能见到一个人影。


山顶.jpg


10点50分,距早上出发七个小时,由杨帆、阿苏和我轮番背着自行车终于登顶,时隔七年再次站在雪山之颠,个人、装备、自行车和技术已经今非昔比,不过对雪山的热爱却没有变。雪山我们来了,来看你了,被簇拥着,一片宁静。海拔5396的顶峰,也是飞越车队目前带自行车上过的最高点。

终于到顶了,再也不用上了,终于可以开始了,我要从云端开始大降特降一直降!


顶.jpg


在顶峰,我不停的感叹自行车技术今非昔比,07年我们骑大峰时候的自行车配置已经和现在有了天壤之别,最大的变化就是轮径从26英寸到达了现在的27.5英寸,更大的轮径给我更好的通过性,从容面对各种困难,自行车的重量也轻了将近5公斤,更轻的自行车给我带来了更好的超控,这就是时代进步,科技的美好。


下山.jpg


哈巴雪山-33.jpg


雪线以上的绝望坡非常危险,一不留神就是粉身碎骨的下场,安全必须是第一位,这需要我们慎之又慎,过了绝望坡,我心知我的舞台到了,开始在雪地上进行尝试骑行,出行前临时更换的泥地胎在雪地上表现竟然十分出色,能保证不少抓地力,只要小心点,骑行没问题了,飞翔吧,骚年!


哈巴雪山-24.jpg


哈巴雪山-23.jpg


哈巴雪山-22.jpg


从C1营地往下看,山脊在浓雾中时隐时现,路就顺着山脊一直扎进雾中,其间有无数的落差、之字路。我们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经验逐一克服。注意力始终放在路上,不去看旁边的悬崖,以免因为心理压力产生动作变形出现失误。在这里275的轮径优势非常明显,面对乱石路面的通过能力较26提升非常多,更顺更快。


哈巴雪山-47.jpg


哈巴雪山-37.jpg


就这样,我一个人很嗨的玩到C1营地,这时冯伟和易斌也加入了我的骑行队伍。大石板区域才是我们的乐园,有了昨天的适应性训练,今天我们在这里如鱼得水,各种天然障碍,飞、跳、坠,乐趣十足。


套.jpg


哈巴雪山-41.jpg


大石板.jpg


哈巴雪山-38.jpg


大家各种商量路线,寻找可玩点,交流经验。

新款LYCAN的避震系统的表现非常优秀,能够很好地吸收处理震动,又能够保持高效的踩踏效率,在任何地形都能够稳定的紧咬地面,以获得足够的牵引力。后轮的作动完全不会对踩踏造成任何影响,无论是爬坡还是蹦蹦跳跳亦或者快速下降,表现得都非常出色。


fei.jpg


大石板飞.jpg


本次活动我们主要目的是视频拍摄,航拍由杨帆亲自操刀,航拍器为大疆S900,逼格必须高。


哈巴雪山-39.jpg


哈巴雪山-50.jpg


哈巴雪山-51.jpg


在山上还头疼的冯伟重新摸到了自行车,一下头也不疼了,找回了在平原的各种技能,各种疯玩各种秀。


哈巴雪山-42.jpg


花絮.jpg


哈巴雪山-35.jpg


第四天,依旧晴空万里,向导仁正勇和仁正松两兄弟决定带我们去大本营旁边的找路玩玩,千万不能浪费了这里优美的风景。


哈巴雪山-44.jpg


哈巴雪山-54.jpg


随着海拔的降低,平时在家练的动作也能发挥个七七八八了,大家纷纷发大招混照片,冯伟依靠这个漂亮的WHIP动作成了当天的赢家。


烤火.jpg


路遇一户牧民家,进去坐坐吹牛,牧民从70年代开始,就一直待在山上砍树,直到90年代不能砍树了,就开始在半山腰放牛。


烤肉.jpg


向导看我们玩累了,就生火烤肉给我们吃,肉片直接放在火炭上考,滋滋作响,香味扑鼻。


哈巴雪山-57.jpg


哈巴雪山-45.jpg


吃饱了之后,大家推车继续作,可劲儿作,各种花式作,一直作到月亮作陪,好不惬意。


夜.jpg


登顶的好天气加好心情继续在团队中蔓延,之后的几日,我们格外的放松,白天我们就上山找路继续拍摄,不停地骑行,不停地撒欢,到了晚上我们就伴着篝火聊天,伴着星空喝酒,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感谢山神接纳了我们,感谢给了我们一个好天气周期,感谢。


哈巴雪山-67.jpg


本次活动全队人员,左起:佘舟治(后勤);易斌(车手);任正勇、任正松(向导);杨帆(摄影师兼航拍);袁晓锦、冯伟(车手);苏荣钦(摄影师);廖亚、李明明(摄影师)


赞助商.jpg


感谢本次活动的赞助商,他们分别是道卡斯自行车(自行车)、大疆中国(航拍器材)、RACEFACE CHINA(服装&护具)、上海双轮汇自行车工作室(背包&车把)、中央电视台极致玩家节目组。


协作.jpg


特别感谢:哈巴雪山探险俱乐部、老七&菜菜猪、任正松&任正勇。正因为你们的帮助,我们得以顺利登顶并安全返回。


结尾.jpg


各位观众!最后的最后,重点来了,本次活动的全力以赴的视频将于近期放出,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