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地车坐垫的那些事!SQLabs WTB Fabric三方热议
2020年08月03日 12:11 来源:bikerumor 作者:Jessie-May Morgan
我们都知道,没有任何问题是愚蠢的问题。但确实有一些问题,你也许难以向本地的车店或者车友启齿。bikerumor每周一期的“大胆问”系列,会关心每一个你不敢问的问题,不管是严肃的还是怎样。本期内容有关坐垫,涵盖了测量坐骨宽度、坐轨材料、剪裁、填充、旋转角度……等等。
下面是一些得到答复的问题。
怎样测量坐骨宽度最准确?
Fabric:市面上流传着很多方法测量坐骨宽度。我个人认为比较好的方法是利用记忆海绵。Fabric不太关心坐骨宽度的测量,因为这比较容易测不准。你当时穿着的衣物、给你测量的人、你选择的测量方式,这些都会影响测得的数据。
这是决定坐骨宽度和坐垫形状最准确的非侵入式方法。这个方法只有简单的三个步骤。它利用解剖学数据——手腕宽度与坐骨结节间距始终有一个精确的比例关系,通过程序可以精确计算出坐骨宽度,从而实现鞍座的配合。详见网页https://www.wtb.com/pages/fit-right-system

这套系统是免费的,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无论是在家、在公司、在车店,甚至在路边。有了它,你不需要穿着骑行裤测量坐骨宽度。
为什么坐垫有一个长长的鼻尖?显然,没有人真的会坐在最前面那点地方。
SQLabs:有时候你还是会坐的,比如在很陡的斜坡上。不过坐垫鼻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自行车的转向。通过大腿内侧和坐垫鼻之间的接触,是车手控制平衡的很重要的方法。


坐垫的前鼻一般是坐得最少的地方,为了外观和减重很自然地会在这里动手。
但是不能过头。对于那些需要爬陡坡的车手来说,他们会坐在坐垫的最前面,以便把重心尽量地向前移。最近,我们也会在坐垫鼻加入填充,正是出于这个考虑。
品牌是怎么选择坐垫的堆高值的?它会影响坐轨的强度吗?
SQLabs:这要看坐垫的用途,不过堆高值和坐轨的寿命没有什么联系。
一般来说,填充薄的坐垫,堆高值比填充厚的坐垫要小。不过并不一定都是这样。弯曲的坐轨和直的坐轨,强度有非常大的差别。不过,我们的坐轨都是弯的,只是程度不同,总的来说在强度方面还不至于造成明显的差别。
体重100kg以上的用户,选择什么坐轨材质最好?
SQLabs:我们使用管壁比较厚的不锈钢,非常耐用、轻量,吸震性能也非常不错。这是我们推荐100kg以上用户选择不锈钢坐轨(S-Tube)的理由。

我们的坐垫,建议限重在90-120kg之间。具体的数字视乎坐垫型号和用途有所不同。
不锈钢容易弯折,钛合金容易剪断,碳容易断裂。对于大体重的用户,还是坐在不锈钢或者铬钼钢(比不锈钢轻但强度依然足够)上比较安心。
为什么有人会把坐垫装得倾斜向下?是因为他们的坐垫不合适吗?
SQLabs:如果你看见有人这样装,可能是因为Ta的会阴部压力太大,只能通过这种方法减轻压迫。

这样的装法,会让车手向前滑,把压力转移到手上。分段式的坐垫设计,还有合适的坐垫宽度,可以缓解这种问题。
Fabric:有人把坐垫向下,为了减少蛋疼。有可能是坐垫没选对,有可能是坐垫的形状不对,也有可能是他们整个骑行姿势就有问题。
坐垫安装角度是影响舒适度的重要原因。坐垫常常因为装得不对,让人有“这是我坐过最蛋疼的坐垫”的感觉。角度不对,坐起来确实难受。把鼻尖朝向地面会让更多压力转向坐骨,如果配合正确,你应该能够在水平放置鞍座的情况下达到此目的。
WTB:有三种常见的原因。一是车手要爬超级陡的坡,于是在斜坡上坐垫就比较接近水平了。我住在西北美太平洋沿岸,会遇到这种情况。
车手想把重心向前移的时候,这种装法能防止他们往后滑。二是能防止下体发麻。这往往是坐垫不合适的问题,但有些人就喜欢把坐垫弄得往下掉,而不去考虑坐垫本身的问题。三是很多XC选手觉得,顶住坐垫发力踩踏,比单纯坐在上面更好发力。
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那些填充很薄的坐垫,往往比填充厚的更舒服?
SQLabs:太多海绵,尤其是太软的海绵,会导致车手过分陷入坐垫,从而使得两腿之间压力太大。

用户需要能够良好支撑坐骨的坐垫造型和填充,同时在隐私部位有一些放松的空间。
显然,如果你在海边休闲骑的话,厚一点的坐垫会比较舒服,因为你不需要前后移动,只要找到一个舒服的位置,就能一直坐下去。填充薄的坐垫,你能感受到底壳的形变,因为你离得更近。这才是坐垫设计的原意。
薄的填充提供较少缓冲,也就会更硬,让坐骨能立在坐垫上方,而不是陷进坐垫里。这样一开始会不太舒服,但对于两小时以上的骑行来说,薄填充更好。
我发现中空坐垫虽然舒服,但是路上有水的时候也会弄湿裤裆!有中空坐垫中间的洞从底部封起来的吗?
SQLabs:我们不会在坐垫中间挖空一部分。这样做很容易造成锋利、坚硬的边缘。只要你选择了正确的规格,填充和表皮的硬度适中提供足够支撑,坐垫造型符合人体工学,有不同阶梯高度,中间只需要稍微凹陷即可,不需要掏空一块。

这种技术让我们摆脱通过拉伸和打钉给坐垫蒙皮的限制。传统方法使得表皮上存在一些比较紧的位置,压缩填充导致舒适度下降。以前想在中间留出凹槽的唯一办法是在底壳上开个洞。
WTB:WTB那种填充是经过挖空的,底壳则保持完整的中空坐垫。当然了,我们总是欢迎新的想法!中空坐垫有一个大家容易忽略的优点是更容易形变。如果底壳没有了开孔,整个坐垫的刚性会更强,就不容易形变。但也许这有它的优点?

WTB提供的方案,和一开始说的相反——填充是完整的,但底壳有开口。我们将其称作Comfort Zone Technology(舒适区技术)。这些坐垫底壳上的小孔可以给敏感部位带来额外的减压效果。开孔也能让底壳更具弹性,而不需要通过增加填充来实现。在填充较薄的高端型号上,Comfort Zone的功能更加凸显。这项技术对坐垫整体结构影响有限,也不太起眼,除非你特地从底面观察。它对长时间骑行有非常大的帮助。
为什么速降车手会让坐垫“打飞机”?
Fabric:速降车手几乎不坐,所以我觉得这更像是为了视觉效果,就像BMX那样。我个人是不希望坐在一个指着天空的坐垫的。

坐垫也有控车的作用。它是身体和车辆之间的一个接触点。理论上说,坐垫鼻尖上翘,对速降车手也是有帮助的。
Marco Osborne在2019年EWS惠斯勒分站上,下坡时把坐垫顶在肚子上。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