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长、更低、更趴”,这三个词几乎成了我们讨论新款车的固定词汇。在讨论主题之前,我先澄清一下,这三方面都是好的进步。今年来,应该没有车手会抱怨单车后下叉太短、中轴太高或者头管太直。作为产品经理和研发团队来说,首先要设计出比旧款更好的单车,其次才会考虑跟随这三个流行趋势。


  一个品牌的研发团队总是与其他品牌的团队相互孤立,Specialized的工程师肯定不会把自己的成果透露给Trek团队,对吧。品牌之间有竞争,如果你做出一台糟糕的单车,或者比对手的设计差一点,那这个品牌的努力可以说是付诸东流了。所以,当新车被投放到市场,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做的新车比旧款好”?大概可以想象他们会这样解答,“因为我们加长了……”接下来的对话你应该能脑补出来。


  如果我们暂停一下,考虑这三个因素,我想说,其中一个形容词并不符合单车设计的目的。头管应该有多趴?中轴应该应该有多低?这两个点是影响单车赛道表现的重要方面,要仔细讨论起来,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观点。三个因素中,我们今天要剖析的是“长”。为什么长轴距的单车更好?如果你一直关注着新车发布讯息,估计你会这样回答,长轴距单车更稳定,前进速度更快。但这些形容词都是空洞的废话,如果你骑着现有的单车感觉很舒服,为什么需要轴距更长的单车?稳定性指数怎么测量出来?稳定性又代表着什么?


1.jpg


  法比安·巴雷尔(Fabien Barel)的骑行姿势像教科书一样标准,他是最早接受加长前伸量车型单车的车手。可以看到他在单车上居中的状态,既有力量,也很放松,准备着接受赛道接下来的挑战。


  山地车来源于公路车,全世界第一批山地车搭配着大弯把和胖胎,然后才出现改良版的山地车,依然是公路车架,只是换成了平直的把横。在山地车发展的早期,厂家并不怎么对几何上心,他们最关注的是单车不要太颠簸,刹车性能,避震系统如何运作。而现在,当购买新车时,车手会关注山地车的设计,询问为什么这样设计更好,于是车手们纷纷用更长、更趴、更低的单车参加比赛。


  虽然我们的说法有点夸张,但我们确实处于市场营销的陷阱中。我认为,只有独立于这种状态之外,才能真正理解山地车该如何满足车手需求,“合适”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你关注公路车,就知道他们对单车与车手的契合度要求有多精确。如果克里斯·弗鲁姆(Chris Froome)来购买你的单车,可以想象,他的团队对单车细节有多苛刻,单车必须能让车手处于最佳骑行姿势,利于发挥出最佳水平,XC领域的车手也是一样,因为这些领域的车手都面临着意义重大的比赛,可以理解,当车手需要与单车搭配得天衣无缝,单车必须要无比精确。但如果你观察下坡领域的单车就会发现,他们根本不会像公路车领域那样对细节了解透彻,精确入微。到底要多长、多趴、多低?很难猜出答案,但在2017年,这些口号被喊的次数太多了,标准显得太模糊。我们既然要探讨什么最适合车手,必然反对市场上这些模棱两可的肤浅说法。


  那么,单车要怎样才适合你?我跟不少人讨论过这个问题,基本上大家很难达成共识。所以我接下来表达的是自己的理论和想法,是我多年骑过各种单车的经验总结,我花了大量时间比各种因素的量变、优势和劣势,以及这些参数在赛道上的具体影响,当然了,这些因素并不是绝对不变的。我目前能做到的是,可以清楚确定自己的山地车前伸量应该在什么范围内,也能解释清楚为什么。


2.jpg


初步观察。当手臂和躯干处于时刻准备发力的进攻姿势,臀部会向后,不会将重量倚靠在单车某个位置,可以清楚地看到身体弯曲角度是闭合的,这让臀部处于不太舒适的角度。


  2015年,当时我有两台单车,一台是Mondraker Foxy,另一台是Ibis Ripley,如果你是那种喜欢坐下来学习几何图表的人(我承认我也是),肯定清楚大部分车手都不会同时购买这两台车。Mondraker是中码,有473mm的前伸量,搭配30mm把立。Ibis是L码,这是Ibis旗下我能骑的最大码数的单车,但前伸量非常保守,只有409mm,搭配50mm把立。粗略统计一下,两台车的前伸量相差45mm,从数字来看,相差不大,但骑车时,两者的差异就非常明显。


  我最初的观察结果很容易应用到具体场景,下次骑行时你也可以试试。当你骑车时,注意胸骨与把立的相对位置。好的骑行姿势总是向前倾的,背脊要平直,手臂处于放松状态,不能太直也不能太弯,身体做好迎接各种地形的准备。当你做好备战姿势,胸腔会在把立后方,如果是现代林道车,你的躯干则刚好在前轴心之后。这个姿势非常完美,让车手充满力量,足够放松,还能持久保持,能充分掌控前轮。多想想为什么,如果你足够幸运有好几台单车,你就会发现,这个骑行姿势是最好的,不管用什么山地车(土坡车和泵道车除外)。


3.jpg


同一台单车,如果你身体前倾,臀部居中,用这样的姿势应对激进的骑行,你会发现身体会有越过把立前方的趋势,这种状态其实有很大的危险。


  当我意识到,不管用哪台车,躯干/手臂的最佳姿势都是一样的,我考虑的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在我那两台完全不同的单车上做些补偿和抵消。我发现,臀部角度是闭合的,这让我在前伸量较短的单车上保持躯干姿势不变,只是在前伸量较短的单车上躯干会更加挺直一些。如果你看阿隆·格文(Aaron Gwin)和卢瓦克·布鲁尼(Loic Bruni),可以看到他们的躯干都是伸直的,很少有车手的骑行姿势像这两位车手那样完美。


4.jpg


骑在尺寸合适的单车上,你会看到躯干和手臂在预备姿势下很有力量,也有一定空间让臀部调整为进攻姿势。


  下一步就是利用上述观察到的结论,在不同的单车上进行尝试。我试骑的第一台车是朋友的L码Mondraker Dune,这也是最有可玩性的单车之一,500mm前伸量,对我来说显得太长了。如果我的躯干处于理想位置,我会感到臀部越过BB,换句话说,我身体太过前伸。我骑过很多不同单车,不同尺寸,记录下手臂和臀部的弯曲角度,经过一段时间的统计后,结果很明显,如果单车前伸量小于450mm,我会感觉到臀部受到额外压力,骑行姿势不得不做出调整和妥协。



5.jpg


当单车前伸量太长时,可以看到,尽管手臂和躯干处于容易施力位置,但臀部位置太靠前,整个身体的姿势并不利于掌控单车。


  这对我有什么启发呢?我身高175cm,腿长76cm,换句话说,就是身长腿短。通过研究这两个角度,我认为自己需要一台前伸量在450-475mm之间的单车。我也试过延伸量更长或更短的单车,花了好几天的时间与480mm的Orbea Rallon磨合,效果勉强可以,但并不十分适合。在开阔平直的线路上,单车几何没有太大问题,但一旦来到天然的急转弯,我就很难轻松通过。按照我的身高来看,我最应该选择XL码的单车,但实际上并非这样。骑了几年Mondraker的单车,适应了各种延伸量偏长的单车,再重新使用前伸量450mm的单车(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还是很长),重新感受紧凑、活跃、好玩的几何,可以刷新自己的认知,我始终认为加长延伸量的单车存在缺点。


  目前市场上的单车层出不穷,我更偏爱革新的设计,尽管Transition和 Giant的单车尺寸也符合我对现代单车的想法。但另一方面,我并不很认可Geometron 和Pole选择的设计方向。我希望大部分单车公司都制作更大的单车,但究竟要多大,总是有限制的。Geometron和类似的品牌有他们独特的定位,也确实应该存在这样的品牌,我也同意身材特别高大的车手需要前伸量超过500mm的单车,很多品牌都很谨慎地不推出这种规格的单车,但总有一些品牌会在这个方向领航。我也很肯定,大单车有盈利的空间,但仅在单车满足车手需求并能给车手带来骑行乐趣的情况下。480mm的Orbea确实比我预定的450mm前伸量的单车更稳,但前者对我并没有什么用。


  我之前强调过,这只是我个人的理念,我在很多单车上测试过,对我来说很有用。我希望这篇文章至少能引起一场关于单车尺寸的讨论。我脑海中对什么范围内的前伸量适合自己的身材很清楚,这个范围很重要,具体的数值可以按照个人偏好选择,但这个偏好的基础是单车怎样才能与我更协调,而不是轻易相信营销手段。我的理念依然存在疑虑,克里斯·吉尔穆雷(Chris Kilmurray)是塔尼·西格拉夫(Tahnee Seagrave)和格雷格·卡拉汉(Greg Callaghan)的教练,他强调,“关节灵活度、肌肉力量和弹性都是因人而异的”,所以他也不能确定我的做法是否可以普遍应用,可能很难作为单车fitting的参考方式。


  如果我的想法是正确的,我也不能知道该如何派上用场,如何为顾客或者单车公司带来便利。说到底,我只是摄影师和记者,没有时间和资源进行有意义的单车fitting研究,而且我自己还要赚钱付房租。也可能我的做法不适合用来探讨单车fitting的问题,我也能接受。但我还是希望能讨论单车如何与车手完美搭档的话题。最近听到车手跟我抱怨,单车公司不应该用“更好”这种虚词来敷衍我们,而是应该注明单车的具体性能指标。我认为,单车尺寸与车手体型是否契合,应该排在各项指标的最前方。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