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十种饱受争议的产品中,哪些应该从山地车领域消失?哪些还有存在的理由?

  目前,有些产品还活跃在市场上,也有些产品必定会迎来属于它们的时代。也有些产品太过超前,无法依靠现在的制造技术进行完善,或者普通山地车手还不具备与之相适应的骑行技巧。但本文出现的产品中,也有一些原本就不该诞生的产品,但到了现在依然占有一定市场份额。

1.jpg

Intend Edge 27.5倒冲前叉

倒冲避震前叉

  首先我们来看倒冲前叉。如果说有什么部件在理论上好过现实,倒冲前叉要算一种。从理论上说,倒冲前叉有两大优势:减少簧下质量,润滑性更好(密封圈永久性在润滑)。倒冲前叉本应该是最柔顺的前叉。听起来很美好,但这种前叉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刚性。倒冲前叉的侧向刚性以及刹车时的刚性确实是个弱点,尤其在单肩叉和不用螺丝固定轴心的前叉。但我们很想看到一款三个夹头的enduro双肩倒冲前叉,再搭配用螺丝固定的轴心。或许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设计,请看小品牌Intend的页面:www.intend-bc.com/products/forks

2.jpg

内置走线

  内置走线能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可以列举出好几种因内置走线而产生的问题!不仅增添了额外的保养工作(或者多花一笔钱让车行来帮你保养),维修内置走线更是让人头痛,更何况内置走线让单车发出的噪音真的很吵。没错,内置走线让单车外观更好一点,但当你在单车上听了三小时线管乱拍的声音,这种新鲜感很快就会消失。

3.jpg

前拨

  还记得吗?SRAM明确表示要让全世界摆脱前拨,Shimano没那么果断,但也逐渐将1x技术下放到低端传动系统。老实说,1x系统也有自身的问题,较低的簧下质量和大范围齿比不可兼得。实际骑行中,所有人都接受了1X,因为单盘系统的的可靠性在增加,而且噪音更少。甚至公路车手也陆陆续续换成了单盘系统。

4.jpg

变速转把

  在Shimano抱着前拨不肯撒手的同时,SRAM则对变速转把情有独钟。不管你信不信,现在依然能买到SRAM的变速转把套件。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轻。在极度追求轻量化的车手之外,我们看到enduro竞赛车手也被变速转把吸引了。为什么?他们并不是用变速转把控制飞轮齿比,而是用来控制避震系统的锁死装置。

5.jpg

避震锁死

  只要进了山地车领域,车手们都会放弃“一劳永逸”的想法。避震调整和线控锁死在现在山地车上运用得越来越广泛。你也可以认为这是单车行业的失败,他们设计不出来易于操作且包办一切的避震阻尼系统。我们也很遗憾地发现,大部分普通山地车手都不知道如何设置或者调整他们自己的单车避震系统。大家最后都接受单车在不同时间需要有不同表现,但我们可以肯定,这就意味着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在错误的设置下骑车。

6.jpg

副把

我们发现,现在还有品牌推出副把产品。

7.jpg

一体式把横/把立

  如果你年龄够大,还记得山地车发展之初的事情,应该会对一体式把横/把立设计有印象,曾经部分Specialized单车就采用过这种部件。Ritchey品牌曾经推出过著名的Bullmouse把横/把立二合一产品,Scott/Syncros让这种产品变成了过去式。好吧,其实没有完全消失。新款Syncros Hixon IC SL一体式把横/把立外观很诱人,跟以前的Bullmoose确实不一样。

8.jpg

椭圆盘

  椭圆盘的卖点依然跟以前一样:减少/消除踩踏“死角”。真的有效吗?可以明确地告诉你,90年代那种原始的椭圆盘真的没用。新样式的椭圆盘呢?从我们测试Absolute Black椭圆盘的结果来看,在经过一段时间适应之后,椭圆盘确实可以让功率传输更加流畅,同时优化牵引力,让你感觉到可以将飞轮调到更硬的档位。

9.jpg

线圈弹簧

  线圈弹簧和气压弹簧的争议从未停止,到底哪种可以让单车更快?很多时候气压弹簧会更胜一筹。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线圈弹簧让骑行更舒适。对大部分车手而言,玩得开心才是我们骑车的目的呀。

10.jpg


前后轮组混搭不同尺寸

  冷静点,冷静点,并没有出现新的轮径标准,但有传言说,我们将迎来一种新趋势:前后轮径不一样大的单车。现在的市场中,流行着能兼容29寸和27.5+轮组的单车,所以业内很多品牌推出前轮29寸、后轮27.5+的单车,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出现了Canyon Spectral:ON车型。在这方面,早已有品牌开了先河,Trek和Gary Fisher制作了69er车型,Liteville也推出了前后轮径不一样的车型。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