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1997年,Ibis BowTi车型初次登台。


  软尾山地车从1992年开始发芽,前叉大概有80mm避震行程,会漏油,搭配轮圈刹车和2.12英寸的大车胎,这在当时是主流。这个圈子中,最先觉醒的总是混合型山地车手,他们从公路和BMX领域转移到山地车领域,刚好遇到了RockShox带来的变革。如果你认为公路骑行和BMX玩法就是站起来踩,或许能想象得到,当后避震器开始出现在众人钟爱的硬尾车上时,媒体和山地车制造商对软尾的概念有多反感。他们举办了大量的座谈会,要抵制前后避震的恶魔,这个目标看似很简单。从现在来看,后避震是山地车的标准配置,但在当时却显得很受冷落。

“Sweet Spot”避震系统诞生

  约翰•卡斯泰拉诺(John Castellano)是一名年轻的工程师,对软尾设计抱着中立的态度。对动力学死心塌地的卡斯泰拉诺相信,后避震系统的存在是合理的,但他自己也是硬尾山地车的忠实拥护者,不愿意放弃硬尾车那种踩踏坚实的感觉,尤其是站起来踩踏和冲刺时。

  卡斯泰拉诺认为,只要摇臂靠近车架中轴位置,避震干扰和疲软的踩踏感就总会存在,所以他给避震结构做了简单的改动。

  卡斯泰拉诺将中轴从车架前三角移开,安装到了摇臂上。他的设计逻辑是这样的:当车手坐姿骑行时,后避震系统可以独立地吸收冲击,但车手站起来踩踏时,车手一部分体重会往摇臂方向倾斜,让单车踩踏的感觉更接近于硬尾车。


2.jpg


卡斯泰拉诺设计的长行程后避震器,1995年12月12日取得专利。

  最终成型的单车性能与他想象的几乎一致。卡斯泰拉诺设计了一台Redline硬尾车,出了几个样本,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摇臂转点高度和后飘的中轴位置能制造一个“最有效点”,让单车在避震效果和坚实踩踏之间取得最佳平衡。他给这项避震设计申请了专利并注册了商标,取名为“Sweet Spot”。


3.jpg


1994年的Ibis Szazbo的图纸,解释了Sweet Spot转点位置的重要性。

  1994年,卡斯泰拉诺公开了他创造出来的结构,并受到了很多人欢迎。Ibis Cycle公司的斯科特•尼克尔(Scot Nicol)是最先拥护Sweet Spot避震设计的人,这家公司于1995年发布了Szazbo车型和没有转点的钛合金BowTi车型,现在,两个车型都成了最有收藏价值的软尾古董车。

  其他一些著名品牌也很快跟紧了Ibis的脚步,他们的举动促使媒体发布了很多有利的报道,还给这种设计下了定义,称之为“Unified Rear Triangle”避震系统(URT),意思是“无转点点后三角系统”。在卡斯泰拉诺的“URT革命”处于巅峰状态时,他将Sweet Spot转点专利授权给了Ibis,山地车先锋乔伊•布雷兹(Joe Breeze),还有WTB、Schwinn和Rocky Mountain。


4.jpg


山地车先锋人物斯蒂夫•波茨(Steve Potts)制作的BowTi样车,搭配URT无转点后避震结构。


5.jpg


Schwinn的Homegrown铝合金车型也采用Sweet Spot设计,美国制造。

URT迎来巨大成功

  如果说,模仿是最真诚的肯定,那么当两个大品牌都在围绕URT概念设计单车时,卡斯泰拉诺一定很欣喜。Trek凭借9000这款车首次踏入软尾领域,引起了巨大轰动,但这家美国制造商发现,似乎很难将刚研发出来的OCLV碳纤维技术与铝合金的URT后避震系统结合起来。

6.jpg

Trek Y33结合了OCLV碳纤维加工技术,以及铝合金URT后避震系统,创造出他们独特的设计。

  极具未来感的Y形前三角,再加上风头正盛的后避震器结构,这款车立刻引起了山地车手无尽的想象。很多人都已经厌倦了过时的硬尾车,但还犹豫着要不要抛弃如同公路车那样的踩踏特性,去学习掌控硬尾车需要的新技巧。Y形车架采用URT结构,媒体对这种结构的报道是这样的:每台URT结构的单车,踩起来都像硬尾车一样。

  Trek的URT设计似乎没达到预期的踩踏效果,摇臂与卡斯泰拉诺的Sweet Spot系统有很大差别,前者的中轴只有很少的后倾偏移,转点位置也要低很多。Trek的单车踩起来更像是常规的后避震车,但这些细节看起来并不影响大局,这款车非常养眼,还有风头正盛的URT避震结构,成千上万的山地车手都选择慷慨解囊。


7.jpg


Trek采用了URT结构,但将摇臂转点设计得更低,减少了中轴的后飘程度。

  现在来看,最让人难忘的URT系统也最令人难以理解。Klein Mantra并不是卡斯泰拉诺设计的,而是达雷尔•沃斯(Darrell Voss),沃斯这位避震专家最近用突破性的Naild R3act系统再次震惊了整个行业。Klein的铝合金硬尾车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出名,沃斯渴望制造出一台能与之相媲美的软尾车,可以支撑起整个品牌的内涵。沃斯意识到,在使用URT避震结构时,还可以有更长的避震行程,同时不影响踩踏性能。所以他为Klein车型规划了5英寸的后轮行程,这或许是Mantra车型最终走向毁灭的原因,这个数据超过了当时很多速降车的避震行程,也暗示着沃斯的XC竞赛车甚至可以当作最好的下坡车来使用。


8.jpg


Klein Mantra Pro

  “Mantra是我们在Klein公司制作出来的最夸张的单车,后轮行程差不多有5英寸,对那时候的单车来说,真的是太长了。大部分人都不相信可以用这台车参加XC赛和耐力赛。”——达雷尔•沃斯(Darrell Voss)

  在Mantra的使用范围之内,从站在出发线的那一刻,它就是胜利者。这台车爬坡时就像受了惊吓的猴子一样快,冲刺表现也很好,平路上用坐姿踩踏让人感觉很舒服。这台车的外观设计本身就很有速度感。车架是单一的椭圆形铝合金管,连接头管与立管。铝合金摇臂由Fox气压弹簧后避震器带动,藏在立管后侧。这是最简单的软尾车结构,因为应对崎岖地形很有一手,在保持高速前进的情况下还有不错的舒适度,所以很多车手选择用这款车参加24小时耐力赛。直到今天,还有很多曾经购买过Mantra的车手对它赞不绝口。

黑暗即将来临

  Klein Mantra车型之所以走下坡路,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因为整个URT概念站不住脚。Klein Mantra车型车型的踩踏表现来源于两个方面,较高的摇臂转点位置,以及偏离重心的BB,但正是因为这两个特点,总会在最容易出错的瞬间影响到下坡和刹车表现。当车手下坡脱离座包对前刹施力时,车手的重心会强制曲柄向前轮方向踩,导致后避震器拉伸,缩短轮轴距,甚至让单车头管角度变得更直。当你在处理下坡技术难点时,这些特质给当时的情景带来的全是负面效果。当所有负面效果同时出现,真的令人很恐慌。

9.jpg

  严格说来,Slingshot才是第一台URT避震山地车,头管69度,就算拿到现在来看,也算是很趴的角度,避震行程却很短。为什么这款车没有继承Mantra在下坡和刹车方面的一些缺点呢?有两个原因。

  首先,Mantra的头管角度很直,搭配不同前叉时,头管有71或者72度,这在当时的XC车中是常见的参数。为了弥补后避震器的变量,头管角度必须要设计得更趴。如果沃斯设计URT车型时能够了解这方面的信息,URT结构很有可能活得更长久。

  约翰•卡斯泰拉诺的避震革命在1997年达到顶峰。山地车手已经厌倦了穿着紧身骑行服,在土路上一圈圈地折磨心肺的玩法。XC已经没有太大的活力,软尾车的存在催化着另一种更激进的骑行方式。车手想要后避震器,如果能更充分地享受下坡乐趣,他们宁愿单车在爬坡时慢一点。

10.jpg


末日的开始:Rocky Mountain 1998 2XS就是碳纤维/凯夫拉版本的Pipeline自由骑车型。


  前者的后避震系统拥有150mm避震行程,搭配100mm行程的Marzocchi Z1 BAM前叉,Fox Vanilla后避震器,以及碳纤维/凯夫拉前三角。头管角度可以从71度调到69.5度。这一系列单车中1998 2XS是唯一使用URT避震系统的,还有其他三个常规避震车型,涵盖DH、林道和XC竞赛等用途。

  Rocky Mountain的Speed、XS和Pipeline车型都搭配URT避震系统,可见这套避震结构在当时确实是另人信服的,但最终结果证明,URT并不能跟上新派车手的步伐。当Trek发布常规设计的Fuel车型时,著名的URT设计终于落下神坛。Ibis也卖给了另一个大财团,开始走常规道路,URT就这样仓促谢幕了,就像它席卷而来一样快。

  “现在,很多车手在爬坡时都不再站起来踩踏,因为单车避震器很灵敏,但我可不这样!骑着Zorro单速车,我总是会调动全身的所有肌肉群,除非我受伤了才会安装飞轮。单速车治好了我的背脊、膝盖和脖子的疾病,让我比以往更加强壮。”——约翰•卡斯泰拉诺(John Castellano)

11.jpg


约翰•卡斯泰拉诺的Zorro战车,是很多单速车手的秘密武器。 

  如果不是被一圈怀旧的人提起,卡斯泰拉诺的梦境会在新世纪来临之时被遗忘。约翰•卡斯泰拉诺说,他现在还在制造Szazbo和BowTi车型的复制品,而且生意很不错,他也在为Ibis提供备件。Sweet Spot的BB安装在后下叉上,可以减少扯链现象,强调站立踩踏的设计,让这台车成为唯一适合单速车手使用的软尾车。

  事后诸葛亮总是看得很透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谴责URT后三角的概念,将之视为山地车的黑历史。但是,那时候的URT设计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一群眼光特别的看客接受了这个概念,并代表了这项运动中的大多数观点。历史证明他们的选择是错误的,但在URT变成灰烬之前,有那么一个瞬间,这种外观奇葩的车型销量远远超过常规软尾车,而且差距并不只是一点点。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