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从Lac Neuchâtel驾车到Lengnau的路上,Bold这台130mm行程的灵感从何而来都已经明晰,经过Biel市,这里曾出产过Rolex、Breitling、Omega以及其他以精密而著称的企业。这家新成立的单车公司明确的表示,他们无意与大牌一争高下,只是纯粹的专注于高质量产品,不愿参与价格战,也不在大众消费领域展开竞争。Bold新款的Linkin Trail 29er价格昂贵,但他们并不为此感到歉疚,因为他们致力于创造独特性,而这台单车的确不同。


  官方发布过Linkin Trail战车的时间定在周末的Solothurn Bike Days单车节,他们的网站也将在同一时间开放,但我想在产品还未正式发布之前提供些信息,看看观众的看法。Bold最先关注的是瑞士市场,但他们早已打算扩张到欧洲,再进入世界市场,建立新的合作关系。

Linkin Trail细节

2.jpg

•预期用途:XC/林道
•轮组尺寸:29"
•后轮行程:130mm
•全碳纤车架
•车架内置避震技术
•后下叉439mm
•头管68.5°,前叉行程130mm
•重量:11.97kg
•颜色:碳纤黑、红、白、蓝绿色
•尺寸:S、M、L
•价格:56374 RMB
• boldcycles.com

3.jpg


可容纳29"与某些27.5+车胎。

4.jpg


车架设计

  车架用碳纤制成,使用EPS建造技术,聚苯乙烯芯轴使得碳纤内部结构可控(碳纤加工处理后芯轴会收缩,然后被移除)从而为管材切面塑形。Bold并不吝啬,不只是在车架主要管材使用碳纤,甚至座管与后下叉也不例外。避震器隐藏在五通立管与下管之间,不仅使布线简洁,而且重心更低,受到避震器与转点的位置影响更小。全部采用内置走线,头管上的线管入口可使空气流入车架,再从下管末端避震器的端口流出,Bold表示这样能为避震器降温,但我们很怀疑这个设计的降温作用。Bold选择了Boost 148mm后轴,以便有足够的空间安装27.5+ 尺寸的车胎,并为29"轮组提升刚性。后下叉护板有一个挡扣,防止卡链。齿盘与碳纤之间不需要金属护板,Bold甚至在这一部分也不放弃使用碳纤。车架中间还足够安装水壶架。

5.jpg


6.jpg


更简洁的布线,直装式碟刹座,180mm齿盘适用。

7.jpg


后下叉上的小挡扣为防止卡链而设计。

8.jpg


Linkin Trail采用四连杆布局,用短短的摇臂驱动内置避震器。

9.jpg


避震器位置与中轴区域有大量容纳空间。

10.jpg


震设计

  IST(内置避震技术)将避震器置于车架内部,由一截短连杆驱动,这项技术使得Bold公司能创造出最理想的避震形式,使用比常规避震器更短的连杆。Bold说过,避震器行程启动时,到达预压点后速度会减缓,以便增强对小震动的敏感性;剩下的行程将呈线性变化,直到最后20mm逐渐攀升以吸收较大的震动。可惜的是避震器的位置意味着不能使用内置走线的升降座杆。

  单车设计的核心围绕着200mm x 50mm的DT Swiss 313避震器。DT Swiss OPM前叉可使用车把上的O.D.L. (Open. Drive. Lock)拨杆进行调节,这与Scott的Twinloc系统相似,方便骑行时调控,但却更美观,也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Lock就是锁死模式,Drive模式最适合林道骑行,Open模式适用于下坡。

  只要拧下两个M3螺丝,拆掉下管底部的塑料盖,就能看到后避震器。你可以从这个孔调整气压值、O.D.L.系统的线管张力,还有回弹。调节回弹需要点技巧,但练习过几次后其实不难。避震器有40档回弹调整,从快速到非常慢,甚至让你以为没有回弹力。有一个塑料的预压指示牌,夹在避震器顶部的盖子上,按照标线所示,设置合适的预压值。

11.jpg


拆掉塑料盖,拿出压缩指示牌,骑上单车,使避震安装座上的标线与指示牌上的标线对齐。

12.jpg


解构的顶部连杆与3D打印模型。转点与BB30中轴使用同样的轴承。

13.jpg


O.D.L.系统能在骑行过程中同时改变前后避震器模式。

14.jpg


避震器很容易取出。避震器的塑料封盖同时也是下管的保护器,用3mm的六角螺丝很容易取出。减震阀也很容易接触到,回弹调整器比较难定位,但经过几次尝试后掌握技巧并不难。

零件细节


发布日期:2015年6月
价格:$9043(56144 RMB)
行程:130mm
后避震:DT Swiss X313,定制
前叉:DT Swiss OPM130,定制
碗组:Cane Creek 110
飞轮:SRAM XX1 10-42
曲柄:Race Face Next SL, 175mm
中轴:BB Race Face Cinch BB92-30
后拨:SRAM XX1
链条:SRAM XX1
指拨:SRAM XX1
把横:Race Face Next 35mm,10°上翘
把立:Race Face Turbine,35mm面板,40/50/60mm
把套:Race Face Half Nelson
刹车:SRAM Guide RS,灰色
轮组:DT Swiss Spline XMC 1200 29,Boost 148
车胎:Onza Ibex 29 x 2.25, RC255a, FRC 120, Kevlar
座包:WTB Volt,用户定制
座杆:Rock Shox Reverb

15.jpg


与其他XC/AM单车做比较

16.jpg


Race Days模型搭配最新的DT Swiss XMC1200碳纤轮组

  Linkin战车将生产三个版本:Sick Day、Early Bird与Race Day。名字不太靠谱的Sick Day是27.5+版本,搭载2.8" WTB Trailblazer车胎。我非常幸运能试骑这款车的旗舰版。这台作战机器的配置几乎是战无不胜,DT Swiss避震器与同一品牌的最新碳纤XMC 1200轮组,XX1传动系统,Race Face Next SL碳纤曲柄与把组。Bold甚至搭配了Cane Creek 110碗组,而很多生产商会在这一块尽量减少预算。测试开始前,我们将原装的Onza Ibis 2.25"车胎换成了更宽的2.4版本,才能更好的适应充满石头与树根的赛道。装上更粗的车胎(有内胎)后,我们测试用的L码战车重量为11.97kg。Bold对细节十分重视,定制的WTB Volt座包,自制的六角座管夹上有为升降座杆设计的内置走线安装座,前一百名订购者将收到木盒收纳的单车,灵感来自近几年流行的中国茶叶箱。

17.jpg


由于后避震的特殊位置,几乎没有空间将升降座管设成内置走线。

18.jpg


这家企业关注所有细节,包括印上Bold字样的WTB Volt座包。

19.jpg


  兼任设计师与业主的Oliver Kreuter与Vincenz Droux都深爱着自行车运动。Oliver比大部分人骑车去过的地方都多,他们选择了这台全碳纤29"轮组的内部避震战车来代表Bold的名号,只针对高端消费市场。或许瑞士人的行事风格就是这么孤注一掷。

20.jpg


  从一开始单车的尺寸让我感觉到极好的平衡。Linkin战车安装了60mm的把立,但很明显这个长度会造成把横扭力不足。长度740mm 的Race Face把横显得过窄,尤其考虑到L码车架针对的车手身高在180cm以上。我腿长90cm,已经几乎到达行程125mm Reverb座杆的极限,比我更高的车手肯定会因座杆长度不够而感到郁闷。439mm的后下叉算不上太短,我认为这是L码车架的优点。对我来说,前三角过长后三角太短的情况下很难保持平衡。我一直都是大轮组的忠实粉丝,喜欢头管角度更直,获得直接而快速的回应,同时增加稳定性与飞出车把的概率。

  车架刚性很强,较短的后悬挂,30mm轮轴,加上碳纤轮组,意味着林道的颠簸环境对这台单车稍显严苛,但脚踏传输到后轮的力量非常直接,赛道反馈也十分精准。由于整车的出色的刚性、超轻的重量与三档避震调整,爬坡变得轻而易举。多亏了Horst连杆结构,踩踏力很居中,遇上障碍也能轻松消化。

21.jpg


  130mm行程的DT Swiss前叉值得称赞,连贯性、支撑力、控制性相当出色,但相比Pike前叉下沉得更厉害,当然比FOX 36的29"前叉更逊一筹。DT Swiss后避震有40档回弹调整,从快速回弹到几乎不回弹,我不明白为什么调整跨度要这么大。我发现避震器在小树根与石头、过弯墙时太过弹跳,但在高速流畅的赛道上却是一把好手,130mm行程具有极好的支撑力,跳台时似乎永远不会压缩到最底。

  O.D.L.系统目前还没出过故障。Lock-out模式下很精准,Drive模式能提供厚重的中段阻尼,对泵道与流线型赛道十分拿手,但灵活性稍有欠缺。作为总是骑车上山的车手,接下来面对的全是下坡,我还是不敢将前后避震全部锁死。毫无疑问,车把上的避震调节与压缩调节十分方便,前后避震同时调节系统使上坡时车头较高。前叉开启、后避震锁死能在爬坡增加几何动态。前后都锁死的模式更适合长途XC或者林道骑行,这也是130mm行程的29er战车最得心应手的领域。

22.jpg


  除了我被吓得有点僵硬之外,下坡与转弯都没问题。前后三角位置较低,而且比较居中,使稳定性加强,我喜欢身体重心置于轴心下方的稳实感。前文提到过轻量、刚性、避震器对爬坡的辅助效果,实际上这台单车很活跃,在烂泥与树根路上没有太大形变,但它更喜欢直线型下坡路。

23.jpg


存在的弱点

  碳纤车把对现代林道车手来说太窄,而且价格太贵,尽管对S型号的单车来说很合适。说到车架,首批单车尚且存在某些问题。避震器伸展压缩时,内置走线会出现异响,Vincenz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想出了解决方式。避震器顶部的塑料盖需要更多法兰距才能保持不动,接下来的产品肯定需要解决这点瑕疵。DT前叉的布线设计围绕着左手边的前刹,当我拨动拨杆时线管并不整洁,这个小问题可以在生产车间解决。避震器方面,太过弹跳的后避震让我有点担心,或许使用过一段时间后会更加沉稳?如果没变化,避震器内部肯定需要做微调。我对避震器的支撑力与既有回馈很满意,但最小震动的反应太不敏感。避震器的兼容性问题也很重要,不能在Linkin战车上装更重型的避震器,因为空间实在有限。

  价格……对于一家还未成名的公司来说,这个价格似乎有点高不可攀。第一印象很好,对细节与质量的重视,是这家公司坚持用最高级配件的原因。测试过程中没有惊天动地的特点,但优秀的支撑力十分明显,尽管牺牲了对小震动的处理能力。几何设计很全面,我对加宽型轮组印象很好,不仅稳定,而且很灵活。如果你喜欢别具一格,重视质量与特色,选择这台单车绝不会错。——Paul Aston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转载!译文授权请联络: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