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yon Inflite CF SLX是绝对的竞赛利器,速度超乎你的想象,用于比赛非常理想。
白昼时长越来越短,北半球的温度越来越低,这时候该将公路越野车牵出地下室了。Canyon去年推出的Inflite AL铝合金公路越野车,而今年新款是碳纤维的Inflite CF SLX 9.0 Pro Race,他们的目标是制造出全世界最快的越野公路车。
Inflite CF SLX的诞生,是为了完善Canyon的产品品类,让公路越野车手从中得到快乐。
Canyon工厂对产品的要求非常高,来自科布伦茨的研发者们都追求极致,几乎在所有自行车产品类别都是这样。但在公路越野车方面,喜欢Canyon的车手只能找到性能均衡的Inflite AL,这款车在市场上打着“全能”的旗号,其实在竞赛领域也有不错的战绩。
新款就是为了填补产品空缺而存在。据说,Inflite CF SLX拥有绝对的竞赛血统,从越野滑雪转向山地车运动的玩家一定会喜欢。碳纤维车架非常轻,搭配Canyon自产的碳纤维把组。
全碳纤维车架,尺寸范围大
竞赛几何,传承山地车基因
SRAM Force CX1 1 × 11传动,油碟刹,碟片尺寸与车架大小合理搭配
Reynolds碳纤维轮组
UCI认可的车架,可以用于任何公路越野竞赛
车架尺寸:3XS / 2XS / XS / S / M / L / XL / 2XL,我们测试的是M码
3XS和 2XS尺寸的车架搭配27.5轮组,适用于身材较小的车手
重量:7.7 kg(不带脚踏)
售价:3999欧元(31235元人民币)
几何
从数据来看,这台车的竞赛偏向性非常明显,也能看到一些山地车专有的特点,凸起的上管造型,巨大的座杆偏移量,这些细节都是为了提升赛场表现。平时令人望而怯步的线路,骑着这台车似乎变得更容易掌控。座杆偏移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向车架外延伸得更长,创造出更大的支撑范围,达到更好的弹簧效果,从而为车手感觉更舒适。
上管的曲线可以选择去掉吗?不行。上管和下管之间空间更大,上管和座管过渡位置的形状经过特别设置,方便容纳水壶架,也便于扛车。
车架这样设计的一个目的是加强排泥效果,比赛时减少泥浆对车轮的影响。
喜欢宽胎的车手不用担心,这款车最大可以安装38mm的车胎,但UCI的比赛不允许使用太宽的车胎。
为了符合高难度日渐提升的公路越野线路要求,Canyon设计师从山地车产品中得到了灵感,沿用长上管带来的长轴距效果,这一点与前一代公路越野车不同,而竞争对手Stevens、Trek等品牌没用过这样的设计。为了保证单车的灵活性不受影响,把立长度比铝合金车型减短了1厘米,头管角度变直了1度。他们充分考虑到了泥浆的问题,因为泥浆不仅会增大单车的损耗,而且附加在车身上的重量会影响前进速度,所以设计师对这方面很重视。尤其在BB区域,设计师预留了空间,让车胎周边有大量空隙,不会滞留泥浆。就连后上叉和其他地方导线口都非常妥帖,决不给泥浆渗入的机会。
车架尺寸
|
3XS
|
2XS
|
XS
|
S
|
M(测试尺寸)
|
L
|
XL
|
2XL
|
轮组尺寸
|
27.5 "
|
27.5 "
|
28 "
|
28 "
|
28 "
|
28 "
|
28 "
|
28 "
|
座包高度(mm)
|
595-695
|
625-725
|
655-755
|
685-785
|
715-815
|
745-845
|
775-875
|
805-905
|
后上叉长度(mm)
|
422
|
452
|
482
|
512
|
542
|
572
|
602
|
632
|
上管长度(mm)
|
501
|
522
|
532
|
550
|
562
|
578
|
601
|
617
|
头管长度(mm)
|
94
|
113
|
102
|
119
|
146
|
168
|
192
|
214
|
头管角度
|
70.2 °
|
71.5 °
|
71 °
|
72.25 °
|
72.5 °
|
72.5 °
|
72.7 °
|
72.7 °
|
立管角度
|
73.5 °
|
73.5 °
|
73.5 °
|
73.5 °
|
73.5 °
|
73.5 °
|
73.5 °
|
73.5 °
|
后下叉长度(mm)
|
415
|
415
|
425
|
425
|
425
|
425
|
425
|
425
|
轴距(mm)
|
970
|
980
|
1000
|
1006
|
1018
|
1034
|
1055
|
1072
|
叠高量stack(mm)
|
487
|
510
|
527
|
547
|
572
|
593
|
616
|
637
|
延伸量Reach(mm)
|
357
|
371
|
376
|
388
|
393
|
402
|
418
|
428
|
配置
顶级车型的配置可以说达到了完美,Reynolds轮组轮廓很高,可以防止单车在泥泞中下沉太快,避免失去对车轮的控制。除此之外,单车重量减轻了很多,刚性也得到较大提升。车圈和配套的Schwalbe X-One车胎兼容真空安装方式,随整车附赠了两个真空胎阀嘴。
Reynolds碳纤轮组,为整车节省重量,也让单车在淤泥中前进时拥有更好的控制性能,车圈和车胎都兼容真空安装方式。
1 × 11 SRAM Force CX1套件,刹车碟大小按照车架尺寸有所变化,40t齿盘,11-36飞轮。新款的飞轮与山地车飞轮不同,标准的Shimano塔基飞轮很容易与他们所需的飞轮搭配,所以不需要更换成别的塔基。部分配件来自Canyon自家工厂,比如碳纤维H31把组。变速和刹车采用内置走线,这与去年的铝合金版车型不同。前后轴的轴心都具备高刚性。
单车细节配置
自行研发的Canyon Canyon H31车头部件,90mm把立。
Canyon Inflite CF SLX公路越野车上的一些有趣的细节:每个尺寸的车架都配备相应大小的刹车碟。如果车手选择S码的车架,那么相应的碟片是140mm,如果车架是L码,则会搭配160mm的刹车碟。
SRAM在公路越野领域的终极武器,Force CX1传动系统,这个单盘套件已经在圈子里奠定了难以动摇的地位。
第一印象
不管是车架造型,还是颜色设计,这款车都会引发争议,我个人很喜欢这种外观。但最令人震惊的还是细节处理,比如高端大气的把组,隐藏在车架中的座管夹,整合式导链器,还有内置走线。
精致的做工让这台车显得非常高级,内置走线,防止泥沙进入车架内部。
把组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按照人体工程学打造而成。
隐藏式座管夹的安装位置较低,这是为了允许座杆伸出车架的部分更长,从而增加座杆的形变量。
对单盘系统来说,导链器并不是那么重要,但也不会造成坏的影响,如果路面淤泥比较厚,还是有可能掉链的。新款车选择的轮组很轻,重量在公路越野车型中算是难遇对手,整车只有7.7千克(不带脚踏),车架重940克,这个优势有必要继续保持。新款车比去年的铝合金款轻了1千克有余。
实战表现
柏油路和碎石路。轻量的单车,让你在踩下第一脚时就能感觉到直截了当的力量,尤其在石板和碎石路上,Canyon Inflite CF SLX简直如鱼得水。Reynolds高强度碳纤维轮组,让人感觉到所有踩踏都转变成了前进的推力。
这台车效率非常高,加速效果超乎想象,让你时刻有站起来摇车的冲动。
我们测试的是M码,延伸量比铝合金款长了1厘米,但把立相对短了1厘米,所以骑行姿势没有太大区别。车手可以按照个人偏好,调整把立垫圈个数,改变骑行姿势。把组部件很符合人体工程学,就算是长途骑行,也不会给手掌带来疲劳感。车架可以安装两个水壶架,让经常参赛的车手得到满足。可以安装不同尺寸的车胎,最大是38mm的宽胎,非常实用。
单车几何平衡性极佳,车手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调整把立垫圈个数。
森林、草地和土路。Canyon Inflite CF SLX的预期用途:森林和草地上,大风天气,颠簸的路面。Canyon Inflite CF SLX果然不负所望,上坡表现尤其好。广告宣传语中有一条,较低的座杆安装位置有利于提升骑行舒适度,我们测试时发现这个优点不明显。相比铝合金版Inflite AL弹簧支撑的座杆,新款车座杆看起来有点笨拙,舒适度其实没有旧款那么好。草地上,这款车能提供非常直接的功率传输效果,尤其是在车胎尚未被磨损的情况下,车手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前进的推力有多大,但在测试后期,Schwalbe车胎传输效率下降了很多。
座杆偏移概念有其独特之处,在崎岖的地形上,可以让单车在山谷中轻松操控,但这项设计比不上铝合金版车型的弹簧座杆。
也因为这个原因,Canyon Inflite CF SLX 9.0 Pro Race不擅长应对阶梯。这不算什么大问题,因为车架结构决定了上管下管之间有很大的空间,扛车走楼梯很方便。而且由于后上叉与上管连接位置设计独特,扛车时不会像别的公路越野车那样造成肩膀疼痛。
车架的特殊形状使扛车变得轻松。
Canyon Inflite CF SLX的下坡效果怎么样?比铝合金旧款好!因为轴距加长了,几何数据有些变化,使骑行更加流畅、安全,在颠簸的路面更容易加速,骑行感觉更加舒适。新款搭配的SRAM Force CX1刹车,比旧款车有更出色的制动效果。
下坡时,Inflite CF SLX的山地基因显而易见,比铝合金版流畅很多,高速前进时能轻松控制车轮方向。
SRAM Force CX1刹车为车手提供安全的刹车力,哪怕是在阿尔布斯塔特的世界杯赛道上也不虚。
单车加长了轴距,流畅性和安全性得到提升。
耐用度
Canyon Inflite CF SLX 9.0 Pro Race的测试期长达2个月,总计骑行路程500公里,测试结束后单车没有出现任何损坏,只有Schwalbe车胎变得没什么抓地力,虽然外部胎齿没有形变。
500公里的测试路程,测试结束后单车没有出现任何损坏。
结论
Canyon的新车研发团队达到了预期目标:Inflite CF SLX碳纤维公路越野车在速度上很有优势。测试过程中,功率传输得到了我们的认可。他们提出的“方便扛车”概念很值得进一步研究,确实对公路越野竞赛车手很有用。如果你想在冬季拥有一台速度像子弹一样快的公路越野车,Canyon Inflite CF SLX值得写入你的候选名单。
如果你只是想在冬季用公路越野车替代山地车,Canyon Inflite AL铝合金车型就够用了,操作简单,功能全面,而且价格更低。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