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最近面世的Orbea's Rallon是该系列中的第五代产品,它拥有相比于前代更短的行程(150毫米 vs 160毫米)和现代化的几何学设计。轮径从27.5增至29寸后,原本的同心轴转点得以保留。整车的外形显得非常醒目,尤其是与Rallon产品线的前代产品相比时。

  说起车的外型,Orbea为此开发了线上整车配置器,买家通过选择不同颜色,更换不同的部件,从而直观地透过屏幕看到车的整体效果。如果这项功能让你想起类似的汽车配置应用,那么恭喜你,你是正确的。

Orbea Rallon M-LTD

用途:全山地/Enduro
行程:150毫米
轮径:29寸
车架材质:碳纤维
头管:65或65.5度
后下叉长度:435毫米
前伸量:455毫米(大码)
颜色:自定义
规格:小/中/大(测试车)/加大
重量:30磅2盎司(约合13.6千克)
整车价格:8999美元(约合人民币57551元)
车架加避震价格:3999美元(约合人民币25575元

“是的,Rallon是一台较为舒展的长行程29寸车,但它除了面对复杂崎岖的林道外,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地方。——麦克•勒维”

2.jpg

MyO配置器

  Orbea的MyO(意为“我的Orbea”)配置器程序是一款互动式自行车装配工具,你可以在决定购买前,透过屏幕亲眼看到自己的杰作。

  在配置器中,你可以选择车架的主色调,座舱附近一系列不同的配色以及各种标签的颜色,甚至还能将自己的尊姓大名刻于车上。

3.jpg

  MyO还能让你体验更换部件的乐趣,比方说选用Code刹车替换原装的Guides,然后选用铝合金轮组替代昂贵的DT Swiss碳纤维产品。其它方面的设定包括避震器(弹簧或空气)、把立长度、升降座杆长度以及座包的选择。

  这是一个干净利落,过程又充满乐趣的自行车装配方法。而选择在这个价格区间购买自行车的买家,相信也会感谢这项功能为他们带来绝无仅有的骑行体验。

构造与外观

  如果你不认为Rallon是一台吸睛的车,那建议你去眼科检查一下,因为即便Orbea本身在这台车身上并没有什么技术革新,它看起来一点问题也没有。值得关注的地方在于,车架立管区域的不对称结构,和后避震器偏移安装方式。

  Rallon早在Specialized刚面世的新Stumpjumper前,便与大众见面,但它看起来更像是糅合Stumpjumper和Enduro后诞生的碳纤维产物。

4.jpg

Orbea声明了几个有关偏移量和不对称设计的技术原因,但是说实话,这些设计才是使Rallon如此酷炫的原因。

  不对称的设计,绝对是将Rallon与饱和的高质量150行程车市场区别开来的决定性因素。不过,Orbea表示这样的设计理念是为了增加车架结构的紧凑性,同时降低重量,以及让车手更容易触及避震器调节盘和水壶。

  当然了,这样的设计多少有点激进,避震器本身距离驱动侧仅12毫米,这迫使他们降低了上管的高度。

5.jpg
6.jpg

U型夹上的附件可以让你在“低”或“更低”的几何设定中选择,随之头管角度在65.5和65度间微调。

  碳纤维车架使用了自主研发的Orbea Monocoque Race结构,它将高模量纤维与高强度纤维完全结合在一起。车架成品具有它应该具备的所有东西:ISCG导链器安装座,螺纹中轴壳,Enduro轴承,使用180毫米刹车碟的直装式卡钳安装座,以及一个6毫米厚的下管保护垫,防止尖锐的石子试图在车架上打出排水孔。

  车架从前到后都可以内走线,包括后刹部分,但由于车架内部没有导线软管,管线出入口亦十分窄小,更换刹车油管时可能需要老和尚一般的耐性,不然很容易抓狂。


7.jpg

X2避震器提供多个档位的阻尼调节,它和160行程的Fox 36配对使用。

几何学与规格

  Rallon是按照标准配置的全山地及Enduro车,Orbea本身肯定借鉴了恰当的数据,但他们也不敢过分增加车的长度。车头部分,头管角度可在65至65.5度之间转换(出厂设定,配160行程Fox 36前叉),您可以通过旋转的后部防震支架中的椭圆形倒装芯片选择65或65.5度的头部角度。当车架设定较为松弛的时候,中轴的高度将会降低7毫米,来到336毫米。

8.jpg

  本人使用的大码测试车拥有455毫米前伸量,这在当今的林道车里已经是非常保守的数值了。同类车的前伸量中,大码的Nukeproof Mega达到470毫米,大码的Devinci Spartan达到465毫米,Nomad有456毫米(低位设定),最后Rocky的Altitude则为458毫米(中间位置)。

  所以说Rallon的长度称不上是特别短,尤其是本人更擅长驾驭传统几何学的车,但如今,455毫米的前伸量更适合搭配偏短的32毫米把立,以及75.5至76度的座杆角度。

9.jpg

Rallon 150毫米的行程,是由一套四连杆的系统控制,后叉末端转点为同心轴。

避震设计


  Rallon的150毫米后轮行程直接由四连杆的结构控制,并由同心轴转点固定,这样的设计在诸如Trek、 Devinci和Salsa的车上亦能觅得踪迹。两片由铝合金花键结合的摇杆驱动着U型叉,以此推动向驱动侧偏移了12毫米的Fox避震器。

  Orbea的配置器可以让顾客在线圈弹簧后避震器和气压后避震器之间自由选择,我第一时间想要的是后者,不仅因为这是Enduro车,还有就是我见过的所有Rallon都选用了气压后避震器。

  这样做肯定是有原因的,但如果Orbea坚持为顾客提供线圈弹簧避震的选项,我很想见识一下该款避震的性能。

  “避震系统提供相对合适的渐进性,使它能轻松适配任何气压或线圈弹簧Fox避震器,”Orbea官网如是说。

10.jpg

当绝大多数Rallon买家选择X2气压避震器的时候,我做了一个异于常人的决定,使用线圈弹簧后避震器来测试其性能。

技术信息

发售时间:2018
价格:8999美元
行程:150毫米
后避震:Fox DHX2 Factory 2-Position Adjust 450lb SLS TiN 230x60mm
前叉:Fox 36 Float Factory 160 FIT HSC LSC QR15x110 Kashima
碗组:一体化FSA 1-1/8 - 1-1/2"
飞轮:12速SRAM XX1 XG-1299 Eagle 10-50t
曲柄:SRAM XX1 Eagle Boost 32t Gold
导链器:OneUp Components ISCG05 Guide
后拨:SRAM XX1 Eagle Gold
链条:12速SRAM XX1 Eagle
指拨器:SRAM XX1 Eagle
把横:10毫米抬升,800毫米长Race Face Next 35
把立:Race Face Turbine R 35mm interface
刹车:Avid Guide RSC液压碟刹
轮组:DT XMC-1200 Spline 30mm TLR 15/110mm IS
轮胎:Maxxis Aggressor 2.30" 60 TPI Exo TLR
座包:Selle Italia XR Trail
坐杆:Race Face Turbine Dropper 31.6x490/175mm

11.jpg

Rallon试骑

12.jpg

测试车安装

  Rallon在开箱的那一刻的设置便基本符合心意,但我后来还是作了些许改变。首先是在Whistler单车公园骑行没几圈便损坏了Maxxis轮胎,被迫更换。最后我选择了速降专用的High Roller II作为后轮胎,Vittoria Martello作为前轮胎。即便Vittoria目前拥有质量卓越的轮胎,人们对其关注度依旧有限,只因为它不是Schwalbe或 Maxxis。除此以外,Rallon整装待发,包括32毫米的把立。

  在进入山地骑行之前,单单是在停车场绕圈便已经显露出几个问题,最严重的当属我的腿经常会碰到Fox X2避震器的蓝色阻尼拨杆,一不小心就会将其拨至全闭合状态。同时,即便是普通规格的水壶,也会对X2形成刮蹭。这并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但我向来很纠结水壶的放置问题,而这令我感觉不快。连普通容量的水壶都放不下,就更别说大规格的水壶了。

13.jpg

麦克•勒维

现居地:斯阔米什,不列颠哥伦比亚,加拿大
年龄:37
身高:5尺10(约1.77米)
腰围:33.5寸
体重:168磅(约76.2千克)
归属/赞助商:无

14.jpg

Rallon拥有丰田普锐斯一般的效率,是理想的蹬踏型山地车。

15.jpg

虽然不是技术爬坡中性能最佳的Enduro车,Rallon的大轮径以及长行程绝能满足车手们的公园或者大山穿越所需。

16.jpg

Rallon似乎也同意我的看法,平坦的角落和内线总比弯墙上的表现更好。为把立增加额外的20毫米长度,能很好地增加前轮的抓地力。

17.jpg

Rallon沿着陡峭的赛道俯冲之时,我觉得自己选对车了。

18.jpg

我之所以选择弹簧避震,是因为其他消费者也可以选我所选,但Rallon本身还是更适合空气避震。

19.jpg

抗下沉能力极强的情况下,Rallon带给你更加充满活力的骑行体验。

24.jpg
25.jpg

优点

踩踏效率卓越
充满活力的骑行体验
用途广泛,适应性强

缺点

你的右腿容易与X2的蓝色旋钮接触,尤其是穿着护膝时,极易将其拨至全开状态。
部分车手可能希望大码车架的前伸量能更长。

“Orbea向世人展示了Enduro车抛开名字本身,其用途非常广泛。是的,Rallon是一台较为舒展的长行程29寸车,但它除了面对复杂崎岖的林道外,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地方。这样的事实,使它成为了许多在选购Enduro车同时,看重功能多样化的买家的不二之选。——麦克•勒维”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