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Canyon Lux 29寸XC车首次试骑
2018年06月27日 16:02 来源:Daniel Sapp 作者:Daniel Sapp

随着XC世界杯对于车手的技术要求逐步提高,山地车厂商一直致力于对XC车的改造与升级,使他们不仅能更轻更快,同时对于赛道的适应性也更强。80毫米行程的硬尾车已经逐步淡出,升降座杆逐渐成为许多车手的标配。
Canyon 的工程师们一直紧随潮流,积极与车手沟通,着力于开发更为现代化的XC车,他们相信新车将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耐久度,既能熬过Cape Epic的漫长赛程,也能轻松应对XCO世界锦标赛。全新的重制版Lux装有29寸车轮,100毫米行程车架可搭配100或110毫米行程的前叉,同时拥有放置两个水壶的空间,以及在最大限度上削减重量,该系列车的顶配型号CF SLX仅重约10千克。

对于熟悉上一代Lux的人来说,很容易就能看出新Lux是截然不同的产品。后避震采用横向安装而不是原来的直立安装,整车的外观随着管线外露的减少,以及更为流畅的线条,变得更为整洁。据Canyon透露,后避震安装方式的改变带来不少正面的影响,包括避震器运动学上的优化,减少连杆部件后重量降低以及对于耐力赛车手十分重要的一点,便是可以携带两个水壶。
全新的Lux沿用了前代产品上的“灵活转点”设计,即后上叉与避震器固定,随其行程移动,而不像许多产品那样沿轴承转动。由于Lux的后上叉作为避震器一部分活动的缘故,后刹在后下叉上采用平装设计。平装刹车的设计在公路车上已经使用多年,Canyon表示这样的设计能提高Lux的性能,并削减更多重量。


车架细节
车架整合了稳链器:随着正负齿盘片以及更高张力变速系统的优化,稳链器在一些山地车上已经变得较为罕见。Canyon决定重新使用这一装置,因为链条故障通常能决定比赛的输赢,而拥有一个简单的导链器便可以避免故障的发生。为了容纳直径各异的牙盘齿片,只需要通过旋转稳链器至合适位置便可。
走线管道:Canyon设计的导管很好地引导Lux的各类管线穿过车架内部,包括变速、刹车和后避震锁的管线都采用了内走线的方式。如何方便他人准确快速地更换内置的管线,成为了设计团队重点考虑的问题。导管将所有管线紧密捆绑,并额外增加一层海绵,以减少不必要的撞击。


冲击保护装置:为防止刹把和指拨在撞击事故或将车子平躺于路边时,与碳纤维车架刮蹭损毁车架,Lux装有Canyon的冲击保护装置(IPU),这套独特的装置就是呈展翅状的碗组垫片配以缓冲块。缓冲块安装于上管处,其螺丝在事故发生时可直接脱落,以防止车手扭断车架。
双水壶架:后避震的安装位置为车架腾出更大的空间,Lux所有型号的车架上都能容纳两个800毫升的水壶。

这图下面放那句:后轮穿心轴无需工具拆卸,只需在轴内拉出撬棒,并在不使用时将其收回。

Lux系列拥有两款不同的车架,即CF SL 和CF SLX,两款车架均由碳纤维制成。SLX是该系列中的顶配车型,因此相比于SL,采用最轻的碳纤维材料以及更为高端的构造。SLX一般搭配100毫米前叉,随时准备在XCO世界杯大放异彩,而SL则一般搭配行程稍长的110毫米前叉。售价2999美元起的CF SL 6.0 Pro Race,装配SRAM的NX Eagle系统和RockShox Reba RL前叉;顶配车型CF SLX 9.0 Race Team售价为6500美元,配备Shimano的12速 XTR系统和Fox Factory避震系统。
所有的SRAM部件都配有12速变速转把,Canyon工程师表示这能提高产品性能并减少重量。试验证明它确实比90年代的6档变速要更为高效。

几何
Canyon开发全新Lux的目标,就是为车手提供耐力赛的取胜工具,新车的几何设计也十分符合现今的赛场环境。从数据上来看,在搭配100毫米前叉的中码CF SLX上,头管角度为70度,座杆倾角呈71.6度,前伸量达到435毫米,轴距为1126毫米,所有规格车型的后下叉均长435毫米。

骑行感受

我选择的车型是CF SLX Pro Race,搭配100毫米行程RockShox SID WC避震,SRAM Eagle变速系统和变速转把。它的爬坡性能十分优秀,避震器在运行中拥有充足的抗下沉能力,爬坡时基本无需锁死,当然我偶尔也会这样操作,以比较两种情况的差异。车子在技术路段中依旧稳如磐石,提供充足的抓地力碾过树根路段和更为陡峭的爬坡点。而在稍微平缓的爬坡处,即便用力踩踏也不会损失动力。

下坡时,Lux的动作可谓干净利落,但这终究还是一台纯种的XC车,100毫米的行程和70度的头管,并不能让你尽情享受下坡的乐趣,只能完成基本任务。配备比赛用轮胎和渐进性极强的避震,Lux的配置最多只能保持自身稳定,即便它有能力通过高速技术路段,事后更多是作为幸存者的惊恐而不是飞车的爽快。由于Lux本身更倾向于爬坡而并非下坡,我认为拥有更长行程前叉的CF SL,将会是脱离赛道寻求刺激的较好选择。
升降座杆是该车的亮点,我坚信所有现代全避震车都值得安装这样的部件。传统固定式座杆的淡出使得该车的过弯表现极佳,但是Lux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脱离它是XC车的本质,你会想起这是一台更倾向于爬坡的赛车。
Canyon将Lux设计成一台轻便、线条流畅且快速的XC比赛机器,它能很好地完成自身能力范围内的任务。但至少从我使用SLX车型的体验来讲,它的适应范围不算太广,甚至窄于市面上的一些XCO车,距离全能林道车相去甚远。SLX如单纯作为比赛用途,肯定是非常优秀的产品,我相信大多数人会喜欢SL车型多出来的那部分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