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kg,125mm行程!Stoll M1 29er 下坡风格马拉松车
2018年12月25日 17:52 来源:mtb-news 作者:Tobias Sindlinger
Stoll M1打算向世界市场进军!Stoll M1让车手看一眼就会心跳加速。层压碳纤维车架,SRAM XX1 Eagle金色套件,Newmen,Bike Ahead和Duke,闪亮的部件,让人忍不住跃跃欲试。新款Stoll单车上安装的所有部件看起来都很得体,适合用作马拉松骑行,同时也是长途探险的最佳拍档。
用途:越野XC
避震行程:120mm/125mm
轮径:29寸
车架材料:碳纤维
重量(不带脚踏):9.8kg
车架尺码:S、M、L
网站:www.stoll-bikes.ch
价格:9600瑞士法郎(8500欧元)
看到Stoll的第一眼,就能肯定这不是普通单车。车架是接到客户订单后在德国单独制作的,部件可以按照买家的需求来变化。当然了,单车设置也是客制化的,Stoll总经理、前马拉松职业车手托马斯•斯托尔(Thomas Stoll)会与车手私下约时间见面,确定最适合车手的单车设置。总体来说,Stoll M1是一台竞赛级马拉松全避震车,既能满足竞赛所需,也能用于大山骑行。有很多人认为应该为这款车划分一个“下坡型XC”类别,真的有必要吗?几何确实偏向于林道车,但轻量化的车架让整车重量非常轻,与纯正的XC车差不了多少。
我们测试的这款车,除了刹车和车圈,其他部件与M1 Gold车型相似,前叉行程120mm,后避震行程125mm,价格高达8500欧元。从整车重量来看,M码不带脚踏9.8kg,必须要竖起两个大拇指,对马拉松越野车和探险车来说,真的很轻。
Stoll M1在10kg以下,是市场上最轻的单车之一,但这台将近8500欧元的单车实地表现如何?
几何
看Stoll M1的第一眼,几何更像是林道车,而不像是竞赛车。M码叠高量是610mm,头管67.75度,意味着单车主要的长处在于下坡表现。428 mm前伸量显得有些短,座舱空间有点局促,74.5度的立管很标准。后下叉438mm,不长不短很灵敏。BB偏移量45mm,BB高度325mm,也意味着这台单车具备典型的林道车几何。
车架尺寸 | S | M | L |
前伸量 | 398 mm | 428 mm | 453 mm |
叠高量 | 598 mm | 610 mm | 621 mm |
头管角度 | 67.75 ° | 67.75 ° | 67.75 ° |
后下叉 | 438 mm | 438 mm | 438 mm |
头管 | 100 mm | 100 mm | 102 mm |
上管 | 570 mm | 600 mm | 625 mm |
立管 | 400 mm | 440 mm | 470 mm |
中轴高度 | 325 mm | 325 mm | 325 mm |
BB偏移量 | 45 mm | 45 mm | 45 mm |
立管角度 | 74.5 ° | 74.5 ° | 74.5 ° |
轮轴距 | 1130 mm | 1152 mm | 1178 mm |
前叉偏移量 | 51 mm | 51 mm | 51 mm |
前叉行程 | 120 mm | 120 mm | 120 mm |
后轮行程 | 125 mm | 125 mm | 125 mm |
XC车结合林道特点?或者林道车带点XC特质?M1的几何更偏向于林道车,骑行感觉也更像是林道车吗?
部件配置
“顾客就是上帝”,是托马斯•斯托尔一直强调的宗旨。顾客可以自己挑选所有部件,所以实际上并没有Stoll系列单车,跟我们从其他制造商那里买车不一样。价格确实高昂,然而最终顾客们对部件的选择总是相似的,Stoll在一次采访中说,“当考虑好之后,95%的顾客会选择XX1 Eagle,以及Fox前叉。大部分都会要求安装Shimano或SRAM刹车。如果你想要Magura刹车,也可以得到满足。” Stoll库存了很多SRAM和Shimano的部件。
因为经常有人点名要某些部件,Stoll网站首页上有常用部件的参数。我们测试的这台单车部件与M1 Gold差不多,XX1 Eagle传动,Fox 32 Factory前叉、Rock Shox Deluxe后避震器,SRAM Level Ultimate刹车,Newmen、以及Bike Ahead和Duke的座舱部件。我们测试的单车不能调低座杆。
前叉:Fox 32 Factory Remote(120mm)
后避震器:Rock Shox Deluxe RL Remote(125 mm)
传动:SRAM XX1 Eagle
刹车:SRAM Level Ultimate
轮组:Duke Lucky Jack SLS,DT Swiss 240s
车胎:Schwalbe Rocket Ron / Racing Ralph LS
车头部件:Bike Ahead THEflatbar(720 mm)/ Newmen Evolution SL(70 mm)
座杆:Bike Ahead THEseatpost
避震前叉来自FOX。托马斯•斯托尔给我们的测试单车安装的是120mm行程的线控版32前叉。
座舱部件十分轻量!Newman把立和bike ahead把横不仅看起来很清爽,还为整车减轻了不少重量。较短的把立让操控单车变得更轻松。
托马斯•斯托尔很重视顾客的需求,对我们的测试单车也是这样。为我们组装单车之前,他详细询问了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单车,对单车有什么偏好。作为XC车手,我当然要避震器有锁死拨杆。
如果单车出现故障,必须用工具来处理,Stoll的轮组只能用六角扳手来拆卸。
我们的测试单车安装的是Rock Shox Deluxe RL后避震器,提供125mm后轮行程。
XX1 Eagle传动系统,M1战车由SRAM顶级套件提供动力。低调的黑色比高调的金色更容易融入单车的整体色调。
Selle Italia座包,Bike Ahead座杆,都是为整车降低重量的功臣。
SRAM Level Ultimate刹车。
细节
碳纤维车架是接下订单后在德国Bike Ahead公司内单独进行制作的,看到车架的第一眼,我们忍不住流下了口水。如果你拥有一台Stoll单车,那肯定很引人注目。车架不仅很轻量,还让人感觉很坚固。在第一次测试骑行之前,真的是个好的开头。车架后三角采用虚拟转点避震结构,闭合的后三角通过两条铝合金连杆摆动,避震运作时传动系统处于圆心运动状态。
前三角和后三角之间由两条精致的连杆连接,这种结构创造出虚拟转点,在压缩过程中,相比经典的四连杆后避震系统,这个虚拟转点的运行轨迹更清晰。上连杆引导着后避震器与上管相连。因为虚拟转点的存在,加上后三角的封闭结构,后三角摇晃的现象有所减少,尤其是坐着骑行时,当车手站起来冲刺时,即使后避震器处于开放状态,动力传输也不弱。
VPP式避震系统保证传动系统位置高度居中。下方的铝合金连杆连接前三角和后下叉之间的两个转点。压缩时,这个结构在中轴上方创造出虚拟转点,防止单车在踩踏时摇晃。
Stoll M1的很多做工细节令人惊艳。简洁的座舱部件,包括前叉和后避震器锁死拨杆,内置走线,保证单车外观足够吸引人。车架有足够的空间放置一个饮用水瓶,如果额外携带背包的长途旅程,也算是够用了,但如果是更长的马拉松赛事,显得有点储备不足。Stoll单车的后下叉没有护板,但因为SRAM XX1 Eagle变速系统链条张力很高,几乎不能出现链条拍击的情况。我们测试的单车专门为单盘传动系统设计的,不可能换成多盘传动系统。
尽管锁死拨杆在把横上,但座舱给人的视觉效果依然很简洁。
Stoll做工细致入微,外观上引人注目。
SRAM刹车与单车整体风格很合拍。测试之前,我们给单车安装上180 mm前刹车碟和160 mm后刹车碟。
“外貌”足够惊艳了!单车实际速度能与外观交相辉映吗?前后避震器预压都设置成25%之后,单车更适合探险旅程,测试出发!发车瞬间,Stoll M1的表现令人满意,虽然座舱位置有些窄,但踩踏的感觉令人愉悦。就算是喜欢长把立的XC车手,也会喜欢上这台车的感觉,尽管单车几何带着很足的林道特点。测试单车安装了100mm把立,这对单车的爬坡性能只有很小程度的提升。从竞赛角度来看,Stoll M1应该换上更短的把立。
座包位置令人满意。Stoll的几何能让车手保持放松的坐姿,同时完全不会对竞赛造成负面影响。
座包位置真的很适合我!Stoll大力宣传的VPP后三角表现如何?真的像品牌承诺的那样让传动系统运作时更居中?测试的第一阶段,单车预压被设置在25%,后避震器开放的情况下,可以感觉到后三角有明显的摇晃。车手对这种感觉会很烦恼,一台长途骑行的单车本该杜绝这样的问题。测试的第二阶段,预压调整到18%,骑行表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沥青路冲刺时,后三角依然有轻微摇晃,但在后避震器开放的情况下,摇晃程度大幅度降低了。
竞赛车手肯定不愿意放弃把横上的避震器锁死装置,甚至在马拉松赛场有时也需要锁紧避震系统。当车手熟知如何开关后相互联动的避震器/前叉装置之后,都会发现Stoll是真正的竞赛火箭。从单车几何给人的第一印象来看,应该会在上坡和灵活性方面存在一定短板,但事实与之相反,它总是兴致勃勃地向前冲。这当然与整车重量和车架刚性有密切的关系。
此外,还有很多优点要特别声明:在地形崎岖的上坡线路,VPP后三角的避震系统很灵敏,任何时候都能感觉到后轮很抓地,这让车手对技术难度高的线路有更好的掌控。
后三角太软是造成摇晃的重要原因,减少预压可以提升传动系统的居中性,没有太大必要操作后避震器的锁紧装置。
来到林道,后避震系统运行灵敏,尤其在崎岖的上坡,车手能感觉到充足的抓地力。
Stoll M1下坡表现如何?答案很简单,非常好!几何很稳定,任何时候车手在单车上都不会感觉到不舒服。Fox 32前叉十分灵敏,既能抚平小震动,也能吞噬大冲击。后三角充分展示了最好的特性:将预压设置在25%,单车完全不输给市场上最好的林道车。不管是流畅还是颠簸的路段,Stoll都可以让车手笑着面对。
单车提供充足的安全性和流畅性,就算是超级快的线路,车手也能流畅通过。M1还能轻松掌控狭窄的线路,偏短的把立至少对操控灵敏度有加分。确实应该提升的地方,可以花钱换个升降座杆,就能将单车下坡时有所保留的小缺点也弥补了。
林道基因?没错!M1在各种线路都能提供出色的安全性,同时不会损失操控灵敏度。
如果你自己会调整单车,知道针对骑行环境设置单车预压,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不损失下坡表现。当然了,后避震系统与后避震器并不是那么协调,但绝不会出现令人不愉快的反应。就算将预压设置成18%,单车依然比100mm行程的纯竞赛车有更多底牌。
测试Stoll M1的过程中,唯一让人不满的是有些部件使用寿命太短。整车重量确实很轻,但轻量化的结构有时候会影响到单车强度。一方面,很难将Schwalbe Lite Skin当成真空胎安装,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固定好,另一方面,这款车胎比那些预设为真空胎的产品更容易损坏。车胎最大的问题还是在耐用度方面。当部件总是因为细节出问题时,就让人很烦恼。我们只在石头路上遇到过一次小摔车,就让单车极度纤薄的胎壁和Bike Ahead把套侧面磨损了。
尽管这并不算什么安全问题,整个测试阶段用的都是这副把套,但对终端消费者来说,高价位买的单车出现脆弱部件,确实令人不快。我们的建议:希望单车重量增加一点,在客制化选择的部件当中,提供可以直接安装的真空胎,换成Thomas Stoll的厚壁把横。之后,你就会因为拥有一台出色的单车而感到骄傲,它不仅是你马拉松赛场上忠诚的伙伴,也能带你去任何线路探险。
如果有下坡型XC这种类别的车型,那么Stoll M1就是其中之一,完美结合了林道车和XC车特点。将预压调低,搭配标准座杆,单车更偏向于XC用途;将座杆调低,换上较软的预压,单车就变成了林道玩具。
Bike Ahead把套强度令人怀疑,建议换成更厚的把套。
我们注意到了。
这台单车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场景,但Stoll M1确实很全能,能应用在很多线路上,你可以放心地带它去XC/马拉松赛,也可以带它去阿尔卑斯骑行。
整车只有9.8kg,确实令人眼前一亮。但轻量化是要付出代价的。一方面,轻量化的单车更贵,另一方面,有些部件耐用度太差。我们测试的单车把套尤其差,建议顾客不要太关注重量,选择坚固的部件。
Stoll M1的性价比相当不错,顾客要消耗一笔巨款才能拥有,但却能得到市场上最体面的单车。从现在的市场行情来看,Stoll定价8500欧元,并不出格。
M1很全能,可以掌控XC和林道骑行。建议按照实际用途来设置单车。
轻量化Stoll,天价单车,居然也有容易破损的部件。Duke车圈在测试中得到了我们的认可。碳纤维车圈经过防爆胎考验,但bike ahead把套边缘被摔坏了。不会立即出现危险,但让人很生气。
祝贺托马斯•斯托尔和他的团队!这个瑞士品牌创造出了一台精巧的单车,高效的后三角和出色的外观,使用范围很广。不管用于马拉松还是大山穿越,这台车都能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上山也好,下坡也好,这台车能满足你的任何需求。
优点
踩踏时后三角很居中
避震灵敏,踩踏轻松
提供充足的骑行乐趣
适用范围广
缺点
我们测试单车搭配的把套太薄,容易破损。
Stoll M1是一台很出色的单车,用途广泛,上坡下坡都不会让车手感到吃力。
测试者结语:在阿尔布斯塔特地区,Stoll能充分适应当地的地形。这里的骑行线路很天然,有很多树根障碍,也有流畅的地段。有上坡也有下坡,地面特征很丰富,测试线路包括世界杯赛道在内。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
网友评论
已经有9条评论
已经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