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yon Strive CFR 9.0 TEAM29寸耐力车
2019年07月25日 17:27 来源:flowmountainbike 作者:flowmountainbike
STRIVE是一款长行程enduro竞赛车,为追求速度的车手而诞生,当然,它也很适合我们普通车友使用。
Canyon Strive这款车令人印象深刻,单车的心脏位置,是Canyon独一无二的Shapeshifter系统,让单车十分高效,下坡效果不输速降车,爬坡性能可与轮径更小的单车相媲美。
Strive实地测试视频如下:
2019发布的新款Strive改变很大,从27.5寸轮组变成了29寸,将FOX制造的Shapeshifter系统下放到铝合金车型Shapeshifter系统通过线控拨杆激活,使调整避震系统更容易。




Shapeshifter系统能做什么?如何起作用?让单车变得更复杂值得吗?



仔细看上面两张图,上图是135mm行程XC模式,下图是150mm DH模式。
通过线控拨杆,可以很大程度改变单车的骑行方式。从DH模式切换到XC模式,后轮行程从150mm变成135mm,头管变直1.5度,还会提升BB高度,完全改变避震系统运作方式,抗后下沉指数提升20%。两档模式给人的感觉大相径庭,DH模式柔软而重心低,XC模式踩踏高效,对路面反馈直接。

基础Shapeshifter系统与早期的Strive一样,新增的线控拨杆使用非常简单,只需要按一下拨杆,就能切换模式,不存在不自然的重心改变问题。他们花了很多心思将这个系统变得更简单易用。
FOX正在生产Shapeshifter组件,单这个品牌名就让人感到很有信心,从我们测试这款单车开始,Shapeshifter从未出过纰漏。

什么时候使用Shapeshifter?
很明显,我们上坡时使用XC模式,下坡时切换成DH模式。但这与经典的后避震器锁死设备不同,设置成XC模式时整个避震系统都可以使用,只是感觉更硬。有时候,我们在平缓的线路、甚至不太难的下坡也使用XC模式。


最近我们参加了一场当地的enduro赛,对踩踏效率和下坡速度都有很高要求,三个赛段中,有一个赛段比其他赛段更平坦,需要更多踩踏,所以我们在这一整个赛段都设置成XC模式。
在其他路段,我们经常切换模式,就算某段上坡或者平路只有5米长,我们也不怕麻烦,因为避震模式切换太简单了,来回切换可以最大程度实现理想的踩踏反应。
通常来说,Canyon的部件配置都很准确。
开箱瞬间,你会发现一切都很完善,SRAM Code刹车,Mavic Deemax轮组,Ergon把套,Maxxis Minion车胎,RockShox Lyrik前叉,配置与单车设计用途高度统一,而这样的价格令人印象深刻。

忙碌的拇指,增加的线管和Reverb线控指拨
尽管Shapeshifter线控系统在人体工程学方面比旧款Strive提升了10倍,但还是有很长的线管伸出,而且增加了额外的线管。RockShox Reverb的超大号液压拨杆并没有让座舱区域五花八门的控制部件变得简单。

如果单车是我们的,我们会把液压Reverb换成线控座杆,找一个更小的控制手柄,不需要占据太多空间。
不足的地方
后下叉护板实在很不给力。不仅覆盖范围不足,而且防噪效果不怎么地。


总结
在长行程林道/enduro车类别中,Strive确实是顶级产品,骑行质量、性价比和Shapeshifter系统所带来的好处,让它成为我们最喜欢的单车之一。
没错,这是一款为高端竞赛研发的单车,但对我们这样的普通车手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高速通过颠簸的路面,遇到平路和爬坡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