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jpg


  经过六个月的测试,是时候揭开2020 TREK FUEL EX 9.8的神秘面纱了。


单车详情
2020 Trek Fuel EX 9.8
6999澳元
12.9kg(目前的配置)

优点

性能卓绝的130mm行程林道车
刚性好、响应快的车架
掌控性超级平衡,能力全面
避震系统柔顺,控制性好
踩踏效率经过优化,支撑出色
车架和碳纤维轮组终身保修

缺点

下管储物仓挡板贴合度很差
原装Bontrager升降座杆反应迟钝

碳纤维轮组减震效果差




2020 Trek Fuel EX 9.8长期测试车

  当我思考什么是经典林道车,第一时间跳进脑海的就是Trek Fuel EX。理应如此,我们带它滚泥巴的时间已经超过一年了。Fuel EX发布于2005年,是顶级Fuel竞赛车的林道类分支,最初的Fuel EX拥有100mm行程,26寸轮组,前后都使用快拆轴心。单车诞生之时,我们都希望齿盘数量越多越好,所以当时安装3×9传动系统。地球绕太阳旋转15圈之后,情况发现了变化。

  2020 Trek Fuel EX是这个平台的第九代单车,依然是林道车,但相比第一代单车,新款更有力量。“青年”的Fuel EX行程更长,轮径更大,几何更长,还搭载现代化组件,但齿轮数量减少了。


1.jpg


2020年,Trek发布了第九代Fuel EX平台,依然是林道车,但能力更加全面!

  Flow的领导人米克•罗斯(Mick Ross)去年参加了Fuel EX的发布会,当时他对单车印象深刻。不久之后,我们就收到了一台Fuel EX 9.8,用它在澳大利亚的土地上进行长期测试。测试的前6个星期结束后,我写下了自己对避震设置的初步想法,之后我尽力压榨单车,我还用这台车测试过很多其他部件,包括Curve的Dirt Hoops碳纤维轮组,Shimano SLX 1×12传动系统和Shimano SLX 4四活塞刹车。

  过去六个月,我们对这台蓝色的单车了解得相当透彻,也找出了一些我们认为不该如此的设计,你会在下文中读到。因为要把单车送回给制造商,所以我认为现在是让大家来了解单车细节的时候了。


2.jpg


过去六个月,我们在一起测试Fuel EX 9.8林道车。


3.jpg


作为长期测试单车,Fuel EX还搭载过很多需要测试的其他产品。

  在进一步了解单车细节之前,我们要声明,这台单车相比官配版Fuel EX 9.8做了很多改变。如果你想知道6999美金的原版单车搭载什么部件,是什么样子,请在官网查看。




2020 Trek Fuel EX测试车配置

车架:OCLV Mountain Carbon Fibre,ABP避震设计,130mm行程
前叉:Fox 36 Float,Performance版本,GRIP阻尼器,44mm偏移量,140mm行程
后避震器:Fox Float EVOL,桶轴,Performance版本,RE:aktiv阻尼器,210x55mm
轮组:DT Swiss EXC 1200 Spline 30 Carbon,轮圈内宽30mm
车胎:前Bontrager XR4 Team Issue 2.6in/后Maxxis Minon DHR II EXO 3C 2.3in
传动系统:Shimano SLX M7100 1×12,SLX 32T曲柄,10-51T飞轮
刹车:四活塞Shimano SLX M7120,203mm前碟片,180mm后碟片
把横:OneUp Carbon,20mm上扬,长800mm
把立:OneUp Alloy,35mm夹座口径,长50mm
把套:DMR Deathgrips,无法兰,软性复合材料
座杆:Funn UpDown,1X手柄,150mm行程
座包:Bontrager Arvada,Austenite座轨
重量:12.9公斤,如上配置,不带脚踏


4.jpg


Fuel EX目前安装着OneUp座舱部件,DMR Deathgrips把套和Funn升降座杆。


5.jpg


新车架刚性明显变强了,还安装了内管更大的Fox 36前叉。




1、Trek有史以来强度最高的Fuel EX车型

  毫无疑问,最新款Fuel EX是强度最高的一代单车,我骑过 2009年之后所有的Fuel EX迭代产品,每次都朝着更大型、更结实的方向设计,但最新版本无疑是身材最“健美”的。OCLV全碳纤维车架用9.8型号,以及更便宜的9.7型号和更贵的9.9型号都使用OCLV全碳纤维车架,车架确实很大。所有配置都是超大尺寸的,包括直线型下管。

  2020年,Fuel EX抛弃了Full Floater全浮动式避震设计,采用后避震器下方安装点固定的结构,与率先发布的Remedy和Slash保持统一步调。Trek丢弃了兼容前拨的设计,让主转点可以比以往更大。这两个改变让单车刚性得以提升。从造型丰满的锥形头管,到92mm宽度的中轴壳,还有Boost 148x12mm ABP后叉尾钩,Fuel EX既足够坚固,也有很好的响应。带领单车进入高速弯墙,它完全不会畏惧。

  Bontrager Line Carbon 30轮组让Fuel EX额外提升刚性。碳纤维轮圈是Bontrager用过很长时间的模型,29寸轮组,内宽30mm。28根弯钩辐条,高法兰花鼓,轮组刚性和回应效果都非常好,但不算特别顺服贴地。轮组重量较轻,我发现使用过程中不够平顺,在乱石地带冲锋时,会感觉到很颠簸。与Curve Dirt Hoops和DT Swiss EXC 1200轮组对比测试时尤其明显,这两款轮组都是用碳纤维轮圈,但骑行感觉比Bontrager顺滑很多。


6.jpg

7.jpg

8.jpg

9.jpg


Bontrager的Line Carbon 30轮组刚性好,回馈快,但在我们测试中,避震表现确实不够顺服。

  Fox 36前叉与Fuel EX配合很好,就算在外观上,也与渐变色彩的车架很搭调。可惜的是,36前叉只出现在9.8和9.9版本上,价格较低的Fuel EX型号搭载较为纤细的34前叉。并不是说34前叉不够好,其实我们都是34前叉的粉丝,但如果你想推动单车突破极限,就会偏爱强度更高的36前叉。我体重只有68公斤,作为较为瘦弱的车手,我认为大尺寸前叉能明显让我感觉到牵引力更好。




2、踩踏最高效的单车

  单车踩踏效率比前一代产品更高。刚性更好的结构加上碳纤维轮组,肯定有助于单车对踩踏力的反馈,但新款Fuel EX天生就具备更高的踩踏效率。Trek表示,相比2019 Fuel EX,新车行程压入时的抗后下沉量要高出10%。最重要的是,抛弃Full Floater浮动避震设计之后,后避震器能提供更好的弹簧支撑力,所以不必依赖RE:aktiv阻尼器来提供踩踏效率。如果你骑过前一代EX车型,发现旧车给人的感觉更迟钝,你一定会对2020新车直接的表现有深刻印象。

  使用前一代Fuel EX时,90%的情况下,我会将后避震器的蓝色压缩拨杆调整到中间的trail模式,在颠簸的下坡跳到Open模式。使用2020款Fuel EX时,情况完全不一样。提升了踩踏效率和弹簧支撑性,也就意味着有90%的时间我在使用Open模式,只在上坡和较长的平路地段调整到Trail或Firm模式。


10.jpg


1X专用车架,Trek改变了避震运作方式,可提供更好的支撑性和更高的踩踏效率。


11.jpg


Fuel EX具有130mm后轮行程,2020款新车将Full Floater浮动连杆换成了固定不动的后避震器安装座,以及尺寸更大的主转点。抗后下沉量大约提升了10%。


12.jpg


相比我们测试过的前一代Fuel EX,新款在Open模式下表现更好。

  我认为,新旧款设计并没有优劣之分,新款提升了踩踏效率,同时也让RE:aktiv阻尼器变得有些多余。经过崎岖的越野线路时,不管是上坡还是下坡,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将后避震器保持在Open模式。在在其他方面,避震给车手的反馈太多,牵引力会受到负面影响。尽管不像Specialized Brain阻尼的影响那么大,但已经足够让我感觉到不舒服,所以我建议在有石头的路面将后避震器调到Open模式。

  还有另外一点,Firm模式并不会完全锁紧后避震器。前叉的锁紧机制是完全锁紧的,但后避震器不同,在你大力踩踏时,会有一定的移动。另一方面,这就意味这如果你下坡时忘记将蓝色拨杆跳到Open模式,避震系统依然会有有一定程度的运作。




3、新款避震设计不再“浮动”

  尽管Trek说2019 和2020款 Fuel EX的杠杆比曲线几乎完全一致,但新车舍弃了旧车的浮动结构,其实我们很喜欢旧车的感觉。而新车选择优化中段行程的支撑性,提供更好的踩踏表现,也让车手在负荷最大的情况下接收到更多路面反馈,比如过弯时,或者即将从抛台起飞时。在现代流畅线路上,这台车速度更快,响应更好。


13.jpg

14.jpg

15.jpg


  尽管可以使用到全部行程,但我不记得是否有单车行程触底的时候,避震系统很流畅,末端行程渐进感很强。但在杂乱无章的线路上,防触底效果不像上一代Fuel EX那么好,没有像棉花糖一般将震动化解得无影无踪那种感觉。新车没有那种“深不见底”的感觉,而是能让车手感觉到路面的反馈。在我家乡的天然线路骑车时,由于路面缺少土壤,石头分布密集,更加容易体会到这一点。

  相比竞争对手,避震系统还是很流畅的,尤其是搭配快速移动Thru Shaft阻尼的9.8型号。自从Thru Shaft设计抛弃了IFP内部浮动活塞之后,后避震器的反应非常快速,各个方向的运作都不会延迟。再加上更强的支撑力,这台新车的避震系统非常平衡,适合用于现代林道骑行。




4、任何时候都能给车手自信

  Fuel EX的表现总是能超越这个重量该有的能力。对130mm行程的林道车来说,它真的特别全能,避震系统柔顺,粗壮的车架让人充满信心。

  避震行程比Giant’s Trance 29更长,效果也更好,车架比Specialized Stumpjumper更结实,掌控效果比Canyon Neuron更稳定。我还没骑过新款Norco Optic,但我很期待两者之间对比起来会如何。


16.jpg


  较趴的头管角度,更粗的前叉,减少了前叉偏移量,提供更好的前轮稳定性。Trek的头管不算太过倾斜,不会让转向表现拖沓。这台车的设计很平衡。

  特别要指出,单车前叉的表现让人以为这是行程更大的单车。36mm前叉配合较短的偏移量和140mm行程,感觉特别坚固,66度头管角度让前轮位置足够靠前,但也不至于软弱无力。
 
  直接与2019 Fuel EX对比,新车的拖拽距更长,新旧单车的数值分别是119mm和103mm,新车大概增加了15%。这就意味着转向系统固有的减震性更好,前轮更趋向于指向正前方,有助于高速前进时保持稳定,在平路和上坡时,不像头管角度更趴的单车那样软绵绵。

  值得一提的是,Trek明确表示,车架最大可安装150mm行程的前叉。所以,如果你想初步探索enduro玩法,这台车刚好能掌控,你可以购买150mm气压轴杆,来增加Fox 36的行程。如果你想更疯狂一点,也可以换上GRIP2阻尼。只要你准备好了,Fuel EX总能随时待命。




5、几何恰到好处,也容易调整

  Fuel EX新车并没有为了追求流行趋势而走极端,我很喜欢这一点。拥有长低趴的特质,但并不过分,不会让单车全面的特点被冲淡。

  新车立管更直,75度立管明显提升了单车的爬坡能力,我身高175cm,使用M码车架,75度是我能接受的最直范围。大腿骨较短的车手可能不认同我的说法,但我很喜欢这台车在温和林道、平坦公路上的舒适度。单车空间宽敞,前伸量440mm,把立长50mm,空间足够让人感到舒服。


17.jpg


我们测试的M单车,前伸量是440mm,对这类林道车来说非常合适,容易掌控,而且足够舒适。

  你可以通过Mino Link倒装芯片让单车角度变趴半度,这个铝合金芯片位于每条后上叉顶部,很方便调整,只需要使用5mm的六角扳手。将Mino Link倒装芯片调整到较高位置, BB高度相应提升6mm,看似变化不大,但你知道购买曲柄长度都是以5mm为变量的,就知道这个数值不小。

  我会定期更换两种不同的设置,但其实两者的差别并不大。因为我当地的线路有很多技术爬坡,下雨后路面被侵蚀,形成了很多沟壑,中间填补着婴儿脑袋大小的石头。平时我骑车会特意把单车的倒装芯片调成较高设置。我能感受到立管角度较直时对手掌的压力更大,但这种设置下,单车的下坡表现同样出色,而且压弯时更加果断。由于很方便在路边调整倒装芯片,我当然乐于体验不同的设置。


18.jpg

19.jpg

20.jpg

21.jpg


Mino Link倒装芯片何以将BB提高6mm,同时让立管角度变斜半度。这个简单的设计很得体,只要一分钟就能调整好。



6、牵引力好得出奇

  Fox 36前叉加上体积庞大的车架,2.6寸车胎让Fuel EX看起来更有“肌肉”。给量产林道车使用如此大容积的车胎,这种做法很大胆,但别忘了,单车行业不久前才出现了2.8-3.0寸超大车胎。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Bontrager林道车胎的粉丝,超大尺寸的2.6寸XR4车胎甚至更好。胎面纹路决定了它用途广泛,从反斜面弯,干燥的硬路面,到高速冲刺松散的碎石路,车胎能适应各种地形,只是不太能搞定粘稠的泥浆。在过去六个月,几乎所有测试车都安装过这款后胎,但XR4从来没爆过胎。

  车胎容量大,意味着你会希望气压更低,从而充分发挥车胎的作用。根据地形特点,我将前胎气压设置成18psi,后胎22psi。车胎与柔顺的避震系统一起,为Fuel EX的整体减震质量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还让掌控效果更平衡,转弯抓地力令人印象深刻。

22.jpg

23.jpg

24.jpg




7、车胎让一切变得不同

  当然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XR4车胎带来额外的减震和牵引力,是以牺牲滚速为代价的。车胎重量是916g和926g,考虑到车胎尺寸,并不算很重,但确实比更细的林道车胎重很多。

  为了给Fuel EX增加活力,我安装了一对2.4寸的Pirelli车胎,前胎是Scorpion M,后胎是Scorpion R。尽管重量没变,但Scorpion车胎明显滚速更快,因为侧壁纹路更浅,在地面上形成的“胎印”也更浅。

  如果是更接近XC特色的骑行,更换车胎会对单车速度和踩踏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再将Mino Link倒装芯片调高位置,将后避震器的压缩阻尼调紧,Fuel EX就变成了更适合长途骑行的工具。如果真的想提升单车掌控多日赛的能力,又不想花钱买专门的竞赛车,可以在Fuel EX上安装轻量化轮组。

  至少,更为纤细、胎面纹路较浅的后胎能提升单车的滚速,还能给你更直接的路面反馈。我最近把XR4后胎换到了前胎,后胎安装的是2.3寸Maxis Minion DHR II,后胎感觉更硬,反馈更直接。如果你认为2.6寸车胎太软,这是个不错的选择。我们正在用DT Swiss EXC 1200轮组搭配这台车进行测试,不久之后会有结果。

25.jpg

26.jpg

27.jpg




8、可以优化的方面

  尽管我们在过去六个月的测试中切实感受到了Fuel EX 9.8的很多优点,但发现了一些不太让人满意的方面。

  原装Bontrager升降座杆反应迟钝,用过一段时间之后,有前后偏移的情况。市场上有很多质量很好的升降座杆,所以这方面我原本抱着更高的期待。我给单车换上了Funn UpDown升降座杆,稳定性好了很多。

  最让我烦恼的是链条拍击。链条挂在较小飞轮时,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此时链条就悬在距离后下叉几毫米的地方。Trek为了保持单车刚性,将后下叉设计成对称结构,但传动侧真的应该降低高度,为链条腾出更多空间。在现在的结构下,如果你高速通过下坡时,链条挂在最高飞轮上,那么链条会在碳纤维车架中产生回响,就像后避震器转点松动一样让人烦恼。换上厚的后下叉护板或者STFU静音系统会有一定效果。

28.jpg


这台车的链条拍击是个大问题。

  我还发现,校准后轮比想象的更困难,花鼓端盖直径比后叉末端的口径更小。这就意味着,当你想固定后轴心位置时,后花鼓会在后叉尾端的圆孔中浮动。当然,还是可以搭配在一起,但是后叉尾端圆孔稍微大了一点,尤其是要对付链条和后拨时。我唯一能想到这样设计的原因就是,Bontrager或者SRAM打算发布超大端盖的花鼓,才能与超大尺寸的后叉末端开口配合。这只是我的猜想,实际上两家公司都没有这样做的迹象。


29.jpg

30.jpg

31.jpg


  下管储物系统的遮挡版也存在问题,前文也提到过。挡板本身运作没什么问题,锁扣甚至还贴心地考虑到了戴手套时该如何操作。然而,挡板的大小不太准确,显得有些松垮,当水壶架上有水瓶时,瓶子有晃动的情况。Trek对此给出了回应,这是他们第一次听说存在这个问题,但我们跟澳大利亚的几个Trek经销商说起,他们的回答可不是这样的。不同的单车挡板偏差程度不一样,而且我们听说,最新批次的量产车比较少存在这个问题,或许是因为使用了较厚的橡胶,可以让车架和挡板贴合更紧密,也可能是因为优化了公差。

  后来,我在挡板下方贴了胶带,这样做有助于限制位移和噪音。值得注意的是,用4颗螺丝固定的挡板可以整个拆下来,如果用起来感觉特别差,还可以享受保修服务。但我还是希望一台价值7千美金的单车不要遇到这种问题。

  下管储物空间依然是很好的概念,将必备物品储存在车架中,不用每次骑行前都要思考该带什么。Trek的车架储物空间非常简洁,空间很紧凑,只能放下20gm的CO2气瓶和一对撬胎棒。实际上你还需要准备好轻量化内胎,标准内胎太厚了,很难放进储物空间里。放置工具时要仔细调整位置,拿出来需要点力气,也因此红色的拉绳被我们弄坏了。

32.jpg

33.jpg

34.jpg

35.jpg


我很喜欢下管储物系统这个概念,但测试的单车没设计好挡板,贴合度很差,可以更换零件,Trek表示这包含在保修服务中。



9、厂家为车架和轮组提供终身保修服务

  Fuel EX 9.8车架售出后,为原车主提供终身保修服务。2020以及之后的车型,保修政策也覆盖到了摇臂。如果你卖掉了自己的单车,二手车主依然享受一定程度的车架保修服务,具体来说就是,车架出售后三年内保修。

  另外,Trek还提供“关爱碳纤维”项目,意味着如果摔坏了碳纤维车架,或者脚踏锁片擦伤了上管,Trek将为你替换部件,或者在更换新车架时给予一定的折扣。这些都需要你跟当地Trek经销商交涉,所以在实体店购买车架比在网上购买更有优势。

36.jpg

和以前的Fuel EX车架一样,Trek为2020新车制定的保修政策是他们做得最好的一点。

  我之前不知道的是,Bontrager Line Carbon 30轮组也是提供有限终身保修的,任何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瑕疵都可以保修,最酷的是,两年内,不管出现任何意外摔车损伤,都可以替换。由于判断失误飞包时爆了车胎?撞到尖锐的石头时裂了车圈?没关系,这些都包含在替换服务内。就算只是因为自己的过失,也可以得到免费维修或者替换服务,想不到吧。如果你不信我说的,可以自己查看Trek的Carbon Care Wheel Loyalty项目。

  除了之前提到的不够平顺,Line Carbon 30还没出现过任何问题。1908克,不算轻量,但我很喜欢快速咬合的54T花鼓,TLR轮圈带贴得很紧,搭配真空胎时密封效果很可靠。从顺服效果来看,我个人更喜欢高品质的铝合金车圈,为Bontrager碳纤维轮组两年的保修,我很满意。


37.jpg


如果你在寻找一台全能而且能够激发信心的林道车,没有多少单车能比这一台更优秀。



测试总结

  Trek通过最新一代Fuel EXpintail,提供了目前为止最全能的单车。其实我原本不敢相信,130mm行程的林道车能做到这种程度。

  从原装数据来看,Fuel EX 9.8是一台“肌肉结实”的林道车,能应对你扔给它的大部分技术小径。避震系统效果出色,前轮贴地,高容量车胎提供额外的减震效果和转弯牵引力。将前叉拓展到150mm行程,后轮安装好真空胎胎垫,以及织网硬度高的车胎,你就能参加enduro比赛了。除了大型单车公园里的双黑钻级别高难度线路,这台车几乎可以征服澳大利亚的所有地形。

  提升了踩踏效率之后,搭配胖车胎的单车更有生气。将Mino Link倒装芯片调高位置,换上更轻的车胎,就能带它去长途骑行。如果你想去更远的地方,那么只需要一对轻量化轮组,就能实现一车两用,还能用它参加比赛。

  这台车确实能为长达整天的踩踏骑行提供舒适度,这是适宜的角度实现的。Trek在可调整方面做了很多考量,不断优化Fuel EX,但并没有太过极端,不会以减少平缓线路上的舒适度和趣味性为代价。

  这也是单车的魅力所在,没有过分奇怪或者激进的设计。一开箱组装好就足够舒适,温和的掌控性意味着适合大部分车手使用,也能用于各种地形。他们最终做出了一台十分平衡的单车,对车手自身条件没有太多要求,而是充分给车手信心。我认为它就是最经典的林道车。


38.jpg


经过六个月的测试,我们要与Fuel EX告别了。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