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发布了令人耳目一新的2017款山地车:O1EJAM,这两款车不仅是对旧版本的翻新,而且被赋予极高的工业设计美学,这个生机勃勃的德国品牌,再次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即将面世的两台单车:O1E是100mm避震行程的29er,JAM是140mm避震行程的全山地车,两个车型都采用F.O.L.D.避震设计。


01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行程140mm的全新JAM!


02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越野竞赛器材中又多了一颗新星:Focus O1E。


为什么这两台车与众不同?


F.O.L.D.避震


  O1E和JAM两款车都搭载Focus最新的F.O.L.D.避震系统(Focus Optimised Linkage Design),单车有两段避震曲线。初段行程激活后所需压缩力度逐渐减弱,能快速到达预压点,初段行程非常柔软;到了第二段压缩行程时,可以感觉到明显的渐进性。



03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04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也许你会这样想:任何一台有连杆的单车都可以调整到理想的避震运行状态呀!确实如此,但是,Focus却保留了后避震布局的简洁特点,他们并没有在后三角加转点和摇臂,而是用一体成型的后三角,再加上紧凑的折叠连杆。


05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JAM车型的F.O.L.D折叠连杆


  Focus折叠避震系统有很多优点。首先结构非常紧凑,正处于单车的中心位置,所有重量都平均分配在单车前后;由于后三角不依赖连杆和转点,刚性自然会更胜一筹。


06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短行程的O1E车型也搭配小型的碳纤F.O.L.D.连杆。


07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08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折叠连杆还有一个优点:不同大小的车架不会影响到理想的避震曲线。用Focus Spine车型举个例子,因为后避震器连接在上管,如果车架尺寸变大,连杆必须要有所不同,才能保持避震系统运作不变。但有了F.O.L.D.折叠连杆的概念,Focus能用更简单经济的办法,用同样的避震系统搭配不同尺寸的车架。新款车型的后避震器垂直安装,所以车架有很大的空间,装下一个水壶之后,单车依然显得很简洁。


09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png


就算换个车架尺寸,避震器的安装位置依然不变。


  毫无疑问,一体成型的后三角重量被分担,也不会损失刚性。后三角减轻重量总是件好事情,能减少车架承载重量,避震系统受到的限制更少。


  除了上述那些简明的好处之外,我们还意识到这种设计对车型改造的积极作用。车架设计比以往有更多可能性——可以这样说,Focus的全避震车都可以使用这种避震平台,这种设计更有利于助动单车的设计,相信Focus也发现了这一点。


10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11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早期样车的Guide Link辅连杆,既要追求刚性,又不能死硬,要在这个区间达到最佳平衡。


Focus O1E


  Focus终于要将秘密公诸于众。对弗洛里安·沃吉尔(Florian Vogel)来说,也终于可以宣布他从2015世锦赛以来的座驾名字了,没错,他的战车就是O1E。Focus早就发布了超轻的Raven Max 29er硬尾车,现在又多了这款100mm的前后避震竞赛级单车,世界杯赛道的技术难度越来越大,再加上赛道设计的标准也在变化,相信我们以后会在出发点见到更多软尾车型。


  我们都知道,对顶级车手来说,挑选单车的首要因素就是重量,但如果“轻量”以损失车架刚性和避震有效性为代价,那就没有意义了。鉴于眼下的单车设计形势,单车重量与骑行质量都被予以同等的重视……跟工程师聊得越多,我们越对他们的热情感到震撼,每一台呈现在眼前的单车,不只是一个刚性最好或者重量最轻的数值,也能提供最好的骑行质量。


12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看起来很快,不是吗?O1E是纯种的越野竞赛利器!


13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O1E保留了Focus引以为豪的直线美学,我们也很喜欢。


14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弗洛里安·沃格尔接下来要参加里约奥运会。


Focus O1E车型特点


O1E车架有三种尺寸

Boost 148后花鼓

29″轮组

69.2°头管角度

74.5°立管角度

448mm后下叉

预装水壶架

100%内置走线,兼容升降座杆


15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png


  车架重量1830g,其中包含所有五金配件、后拨钩和涂装,但不包含后避震器的重量。在越野车的类别中算是最轻的单车。O1E车型融合了Focus的R.A.T.快速更换后轴系统,这个特点在比赛时特别有用,能让车手迅速更换车轮。如果你喜欢用前变速,相信可拆卸的前拨安装座会打动你的心,想象一下,还有哪个大牌的安装座款名叫Burrito Bridge(卷饼桥)?安装座可搭载Shimano的侧拉前拨。


  O1E传承了Focus的经典审美风格,JAM这款软尾车让我们一见钟情。直来直去的线条是Focus的一贯风格,抛光的品质和涂装也很精致。


16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17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骑行效果


  骑着O1E跑了两天之后,我们基本确定了这台车的性格。在完整测评出来之前,先跟大家分享这台车给人的初步印象吧。


  跨上O1E的瞬间,立刻就感觉到它骨子中的竞赛基因。反应灵敏,重心低、轴距长、头管趴,让车手上坡时能轻松应对,同时还能保持最佳的身体姿势。当车手站起来扫荡下坡时,可以感觉到448mm的后下叉推动单车往前,所有重量均匀地分布,单车向前时非常稳定。我们测试的这台车重量不到10kg,轻得不可思议!


  考虑到我们为Focus安排的测试地点非常恐怖,这台竞赛级别的单车有时候也吃不消。避震系统柔顺得不可思议,再加上29″轮组, 这台单车的控制性非常突出,要是换了别的越野车,可能稍不留神就会摔倒。


18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看!真的很亮骚!


  对参加越野赛的车手来说,最经典的难题就是选择硬尾车还是软尾车,但当这台车摆在你面前,做出选择并不是那么难。针对超高难度的赛道来说,软尾车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正因为有了后避震,在重量和踩踏传输效率上总会有些损失。可以肯定地说,O1E是越野竞赛用车的高阶武器,如果要去长途越野,我们会毫不犹豫选择这台车,而不会用硬尾车。O1E有三个版本,车架几何完全一致,但目前还不知道定价和其他细节。


19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在湿滑的赛道上保持牵引力,29ers在这样的环境下轻而易举就能胜出。


20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21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Focus JAM


  是的,这台单车是我们对Focus的最大期待!在120mm行程的Spine林道车和160mm的SAM enduro车之后,新款JAM车型正好填补空白。我们测试的Factory版本重量只有11.9kg。


  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这类车多得令人咋舌。中等行程、秒杀一切地形的全山地车,如果用得正确,几乎能以一敌百。如果几何正确,避震曲线完美,车架刚性恰到好处,谁能抗拒这样的诱惑?JAM车型由Focus的工程师法比安·舒尔茨(Fabian Shultz)设计,而他是目前的德国enduro冠军,可以确定,这台书写传奇的单车确实是他们最有前景的设计。


  从几何数据来看,这是一台完美的林道车,碳纤车架超级轻量,几何经过深思熟虑,与现在最受欢迎的几何特征相似,细节上很符合这台车的预期用途和避震行程,外观上遵循Focus一贯的美学特点,这台车的外形显得低调沉稳。


22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JAM系列的新伙伴,140mm行程全山地车。


23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一体成型后三角。F.O.L.D.避震设计的一大动力就是摆脱后叉转点。


细节:


JAM车型有4种车架尺寸

Boost 148后花鼓

27.5″轮组

66.8°头管角度

74.5°立管角度

425mm后下叉

预装水壶架

兼容前拨

100%内置走线


24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可拆卸的Burrito Bridge前拨安装座。


25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JAM就是果酱的意思。


26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png


带着JAM去扫荡赛道


  我们并不打算掩饰对这台车的欣赏,相反地,我们希望更多人能亲身体验这台车的特点。JAM车型的骑行感觉确实非常好,避震器的运作非常柔软,能迅速将细小的震动吞噬,并且轻轻地推动单车前进,再加上第二段避震曲线渐进性明显,踩踏时有绝佳的支撑力。


  尽管F.O.L.D.避震系统的避震曲线跟连杆避震车型不同,但前者将避震部件的重量集中在车架中部,后三角重量减轻后,在林道上的表现非同一般。


27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既然讨论到避震设计的非悬挂承载重量,必须要提到“轻量”对避震器运作的好处:如果重量减少,避震系统移动的部件响应速度会更快。


  当单车在你手上,你就会感觉到这台车的妙处,当别的软尾车后三角重量特别明显时,这台车的重心居中且平衡,经过急转弯时非常灵活,这种感觉让车手忍不住偷笑。


  法国摩津单车公园拥有世界上最滑的树根,我们骑着单车从这里溜过,试图找到这台单车能接受的安全临界点,在野性难驯的单径上,我们的信心越来越足。每当电光一闪的瞬间,JAM总能立即转弯,单车灵活而轻巧,随时带我们到最理想的方向。140mm的避震行程,骑行时总是贴着地面,遇到沟壑纵横的地形或者松动的路面也不止步,它也可以抓住时机飞跃沟渠,腾空时我们感觉自然而舒适,对一台少于12kg的单车来说,这样的表现确实让我们惊艳。


27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几何角度,Focus经典。


29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12速SRAM Eagle。


30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内置走线。


31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RockShox Maxle后轴。


  后避震器上的圆环透露出我们的秘密,骑行过程中,所有行程都会用到,但从未出现触底的情况。搭配一对十分抓地的车胎(测试时突然下大雨,我们换上了Continental Baron车胎),JAM让人感觉不止有140mm避震行程,这要归功于Focus设计的避震曲线。


32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这是一台活泼好动的单车,如果你想上林道,它随时待命。


  JAM有四个版本,两款碳纤车架(顶级款搭载碳纤后三角),外加两款铝合金车架。


33  FOCUS折叠避震软尾新品:O1E越野车和JAM全山地车.jpg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


文章页脚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