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Trek发布最新Session 27.5和Session 29.jpg


  最近,Trek发布了新款碳纤维Session速降车,最令人震惊的消息是,他们承认了打算量产搭载29寸轮组的速降车,届时你可以在市场上买到。你需要做的就是为车架和后避震器奉上4999.99美金(34262元人民币),耐心地等到10月份,就能骑上Trek量产大轮速降车了。


01 Trek发布最新Session 27.5和Session 29.jpg


Trek Session多年来从未缺席世界杯颁奖台,新一代产品得到了改善,因为Trek希望为车手带来更高效的速度转化率,并为公园玩家带来更多乐趣。


02 Trek发布最新Session 27.5和Session 29.jpg


Trek Session 9.9 27.5 RSL,203mm避震行程。


03 Trek发布最新Session 27.5和Session 29.jpg


Trek Session 29,190mm避震行程。


Trek Session有什么更新?

  Trek依然为车手提供铝合金版本速降车,但我们重点关注的是碳纤版27.5和29车型。新款速降车的设计特点和这个品牌以往的产品类似,OCLV碳纤结构,加上碳纤护板,Mino link连杆几何调整系统,ABP积极制动轴,Control Freak内置走线,还有E2锥形头管。车架设计上,最大的变化是,将以往的Floater浮动避震平台改成了“避震器下端安装点固定”的结构。

  为什么放弃避震器浮动安装点?Trek成员迪伦•豪斯(Dylan Howes)给出了答案:

04 Trek发布最新Session 27.5和Session 29.jpg


告别Full Floater,拥抱固定安装。

  Full Floater浮动设计原本是为了避震行程压缩到末端时提供更好的渐进效果,这个设计的弱点是在刚性上有妥协,毕竟零件的移动太多了。将后避震器下方的安装点固定在下管之后,整个系统刚性得到提升。

05 Trek发布最新Session 27.5和Session 29.jpg


样车搭载直装式后避震器安装座。


06 Trek发布最新Session 27.5和Session 29.jpg


新一代战车刚性更强。

Fox和Trek联手研发避震器

  Trek的避震实验室和FOX合作,研发了Session特别款Factory Float X2后避震器,公制标准后避震器加长了冲程,意味着比旧款的Full Floater浮动安装结构的杠杆比更低,新款气压后避震器的中段行程拥有更好的支撑效果,末端行程的渐进性也不输给原来的Full Floater结构。Float X2后避震器给用户提供了很大的调整空间,还可以通过增减垫圈控制气室体积。

07 Trek发布最新Session 27.5和Session 29.jpg


Trek的避震研发实验室中摆放着很多样品。

  FOX和Trek对Float X2的调整设置做了深入研究,完全抛弃了同名款气压后避震器的初始平台,尽管这个平台曾帮助很多车型实现过踩踏表现上的提升,但Trek希望Session是一台纯下坡车。改变X2后避震器的内部设计之后,初段行程应对小震动的表现比线圈弹簧更好。当Trek的车手吉•阿瑟顿(Gee Atherton)得知Float X2避震器的变化之后,立刻理解了新款气压弹簧带来的好处,但还是更偏爱线圈弹簧带来的好处,因为他使用后者的时间很长。如果两周前他没在威廉堡的英国速降系列赛受伤,可能最终会选择气压后避震器。对那些推崇线圈弹簧的车手来说,不要惊慌,225x75mm公制标准的线圈弹簧后避震器也很合适。

08 Trek发布最新Session 27.5和Session 29.jpg


09 Trek发布最新Session 27.5和Session 29.jpg


10 Trek发布最新Session 27.5和Session 29.jpg


几何:



  Session Carbon有四个尺寸,分别是S/M/L/XL。尽管这款车看起来很“Session”,但轴距更长,风格更狂暴,这也是竞赛级速降车发展的方向。延伸量(reach)增加了20mm,BB高度更低,单车最终成型少不了阿瑟顿家族的参与。



Session 27.5几何:


车架
尺寸
Mino连杆位置 有效立管角度 头管
角度
有效
上管长度
BB高度 BB下沉量
后下叉
长度
前叉
偏移量
拖拽距
轮轴距
跨骑高度
延伸量
叠高量
S 74 63 58.1cm 34.9cm 8.5cm 44.6cm 5.2cm 12.4cm 121.7cm 73.2cm 40.5cm 61.9cm
S 74.5 63.5 57.9 35.6 2 44.5 5.2 12 121.6 73.8 41 61.6
M 74 63 60 34.9 8.5 44.6 5.2 12.4 123.6 73.3 42.4 61.9
M 74.5 63.5 58.4 35.6 2 44.5 5.2 12 123.5 43.9 42.9 61.6
L 74 63 62.1 34.9 8.5 44.6 5.2 12.4 125.7 74 44.5 61.9
L 74.5 63.5 60.6 35.6 2 44.5 5.2 12 125.6 74.6 45 61.6
XL 74 63 64.6 34.9 8.5 44.6 5.2 12.4 128.2 74.2 47 61.9
XL 74.5 63.5 63.1 35.6 2 44.5 5.2 12 128.1 74.8 47.5 61.6


Session 29几何:


车架
尺寸
Mino
连杆位置
有效立
管角度
头管
角度
有效
上管长度
BB高度 BB下沉量
后下叉
长度
前叉
偏移量
拖拽距
轮轴距
跨骑高度
延伸量
叠高量
S 73.1 62.1 58.3cm 35cm 12.5cm 45cm 5.8cm 13.1cm 122.6cm 73.5cm 39.6cm 61.9cm
S 73.6 62.6 58.2 35.6 6 44.9 5.8 12.8 122.5 74.1 40.1 61.6
M 73.1 62.1 60.2 35 12.5 45 5.8 13.1 124.5 73.6 41.5 61.9
M 73.6 62.6 60.1 35.6 6 44.9 5.8 12.8 124.4 74.2 41.9 61.6
L 73.1 62.1 62.3 35 12.5 45 5.8 13.1 126.6 74.3 43.6 61.9
L 73.6 62.6 62.2 35.6 6 44.9 5.8 12.8 126.5 74.9 44 61.6
XL 73.1 62.1 64.8 35 12.5 45 5.8 13.1 129.1 74.5 46.1 61.9
XL 73.6 62.6 64.7 35.6 6 44.9 5.8 12.8 129 75.1 46.5 61.6

  库存的27.5版本车型拥有63度的头管,但在“Mino Link连杆”和“1度偏移”碗组杯的帮助下,你可以按照需要改变几何,头管角度可以从超级趴的62度变成64.5度,BB高度可以改变8mm。通过改变Mino Link连杆的设置,后下叉长度可以调成445或者446mm。

  Trek成员迪伦•豪斯(Dylan Howes)解释了为什么Session 29的头管角度比27.5车型更趴:

  29和27.5的主车架是一样的,但后叉和摇臂长度不同。在主车架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将BB高度设计成一样,但按照大轮径轮组和前叉的需求做了些改变,车架大概变趴了1度。我们利用角度可变的碗组杯,将29寸车型的头管控制在63度以内。从出厂设置来看,27.5车型的头管角度采用更直挺的方案,而29车型则预设成+1度的头管。

  我们相信,车手不会要求29寸车型的头管比63度更直,但如果是偏向公园玩特技的车手,他们应该选择27.5车型,以达到更好的骑行质量,还可以将头管设置成64度。两个车型都有附带碗组,让车手有更多调整选择。两款车都用63度头管作为标准

碳纤版Trek Session 29速降车

11 Trek发布最新Session 27.5和Session 29.jpg

  现在我们回到你期待已久的内容:Session 29 Carbon。29寸速降终于要量产了,Trek是其中最大的助力。他们是29寸速降车的实验先锋,涉足多年,但直到现在才实现了完整的产品包,包括前叉、车胎、轮组。5到10年前,速降车的结构很紧凑,并不像现在这样舒展。Trek早在2009年就看到了大轮径速降车的潜在市场,那时候他们有29寸的样车,但并没有取得成功。随着竞赛几何与部件的出现,两年前,Tre重新回顾在大轮径速降车研发上取得的成果,并开始和FOX合作,保证避震器不会在研发新品的道路上拖后腿。


12 Trek发布最新Session 27.5和Session 29.jpg


2009年的29寸样本车有180mm的避震行程,头管64.5度,后下叉长440mm。


  他们仔细地测试29寸的速降轮组,以及在27.5 FOX 40基础上修改而成的180mm行程前叉。测试的数据让FOX和Trek都打开了眼界,29寸轮组专用版FOX 40前叉终于得到了生命!Santa Cruz Syndicate车队首先在世界杯使用这款前叉,但谁也不会否认,因为Trekd的推动,FOX才有充足的底气将产品带到赛场上。而现在,29寸速降车已经在世界杯车队中产生了雪球效应。



 13 Trek发布最新Session 27.5和Session 29.jpg


最新样车加上在27.5 FOX 40基础上改良的前叉,为Cole Picchiottino带来了赛场上的胜利,那么问题来了,29寸真的很难过弯吗?


  29寸轮组的通过性超级好,在世界杯赛道用50英里的时速前进非常有效率,但如果换成更急的转弯、更有操控难度的路面呢?他们利用数据采集装备和Lit Pro软件,从加州南部到惠斯勒,在各种地形上进行模拟速度测试。结果显示29寸车型在粗暴直线型赛道上有更好的表现,对此我们毫不意外,但令人震惊的数据是,29寸至少在转弯时不会落下风,甚至速度更快。Trek的Jose Gonzales特别指出,他和其他测试车手都感觉到,27.5车型过弯时动作幅度大,显得很“忙碌”,而29寸车型让人感觉到更沉着冷静。最后得出结果,车手可以输出更少的能量,达到更快的速度。



14 Trek发布最新Session 27.5和Session 29.jpg


  从试骑测试的数据来看,29寸速降车从山顶到山脚骑一轮,大约有4-6%的速度优势,29寸在所有路段都未曾显示出速度较弱的迹象。从测试车手和数据的反馈来看,大轮径能提供更好的牵引力,所以能在更短的距离完成刹车动作,转弯速度更快,出弯势能更强。



请看两种轮径的速降车在赛道上骑行的对比视频,29寸车型用较大的圆点表示,热度图表示速度,红色意味着速度慢,绿色意味着速度快,可以看到27.5确实比29慢一些。


15 Trek发布最新Session 27.5和Session 29.jpg

   Trek指出,27.5和29车型的中轴高度几乎一样,但中轴下沉量(BB drop)却有比较大的差异,这是由轮组尺寸和轴心高度决定的。骑29的车手坐在单车上的位置更低,实际上转弯侧身时能获得更大的杠杆作用和惯性势能。综合考虑到29车型带来的稳定性和牵引力,再加上身体姿势姿势,按照测试者得到的数据来看,29寸车型在理论上确实更理想。


16 Trek发布最新Session 27.5和Session 29.jpg


吉•阿瑟顿在威廉堡参加英国速降系列赛,未受伤之前正在测试单车。


  Session 29的轮轴距相比27.5车型长一点,但差距不到1mm。因为变化微小,所以Trek可以挪用27.5碳纤车的前三角,只需要专门设计29专用的后三角和连杆,为研发节省了不少成本,对消费者来说也有更友善的价格。研发过程中,他们记录了车手骑姿与后轮的相对位置,发现29寸车与27.5的效果相差无几。现代山地车轴距更长,车手不会像以前那样,把屁股吊在后轮上,所以他们对“车胎磨屁股”的体验并不像网络用户想象的那样存在。实际上大轮组应用在速降车上并不会出现那样的问题。不过,有一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那就是急转弯,车手的上肢会感到更有压力,大腿内侧或许会碰到车胎,毕竟轮组加大了。


Session 29的目标消费者是?


  Trek期待的消费者,是那些愿意拥抱大轮径潜能的强硬派车手,公园玩花样的车手会坚持27.5。Trek意识到轮组和车胎依然是目前29速降车型的弱点,所以他们只准备推出车架、前叉和后避震器这样的组合。今年9月份、10月份开始面市, 5000美金(34262元人民币),就能体验到29寸速降车的魅力。

17 Trek发布最新Session 27.5和Session 29.jpg


世界杯赛场和Session 29速降车

  可惜的是,吉•阿瑟顿在英国速降系列赛受了伤,不能参加不久之后的威廉堡的世界杯,但到时候我们还可以询问Trek车队的另一位车手格雷姆•马德(Graeme Mudd)。到目前为止,瑞秋•阿瑟顿(Rachel Atherton)继续使用27.5车型,但或许坚持的时间不会很长。

18 Trek发布最新Session 27.5和Session 29.jpg


吉•阿瑟顿在英国速降系列赛威廉堡站收集数据。

19 Trek发布最新Session 27.5和Session 29.jpg

Trek Session 9.9 27.5 RSL特点

整车7999美金(54813元人民币,今年9月面市),车架组3999美金(27403元人民币,今年8月面市)
车架:OCLV碳纤主车架和后叉、ABP、镁合金EVO连杆、E2锥形头管、Mino连杆、一体式车架保护、Control Freak内置走线、Carbon Armor下管保护、ISCG安装座、210mm避震行程
前叉:Fox Factory 40 FIT RC2,气压弹簧,Kashima涂层,高低速回弹可调,200mm桶轴,203mm避震行程
后避震器:Fox Factory Float X2,高低速回弹可调,高低速压缩可调,出厂前由Trek预调,225x75mm
前轮:DT Swiss FR1950 Gravity Classic,110x20
后轮:DT Swiss FR1950 Gravity Classic,157x12
车胎:Bontrager G4 Team Issue,27.5x2.35
传动:Shimano Saint 10速, 36T盘片
脚踏:Wellgo MG-1,镁合金踏体,铬钼钢轴心,脚踏钉可更换
刹车:Shimano Saint M820
把横:Bontrager Line Pro,OCLV Carbon碳纤,35mm,820mm把横,15mm上扬
碗组:FSA Orbit密封盒式轴承,1-1/8英寸上碗,1.5英寸下碗,包调整几何的碗组杯
座包:Bontrager Evoke 3,钛合金座轨
座杆:Bontrager Rhythm Elite,31.6mm,零偏移
把立:Bontrager Line Pro直装,35mm夹座,50mm长度
把套:Bontrager Rhythm,双边锁死


Trek Session 29 Carbon特点


车架、后避震器和前叉组售价4999美金(34255元人民币,今年10月面市)
OCLV Mountain碳纤主车架和后叉,ABP,镁合金EVO连杆,E2锥形头管,Mino连杆,一体式车架保护,Control Freak内置走线,Carbon Armor下管保护,ISCG安装座,190mm避震行程
前叉:Fox Factory 40 FIT RC2,气压弹簧,Kashima涂层,高低速回弹可调,20mm桶轴,203mm避震行程
后避震器:Fox Factory Float X2,高速回弹可调,高低速压缩可调,出厂前由Trek避震实验室微调
FSA Orbit锥形碗组,密封盒式轴承,1-1/8英寸上碗,1.5英寸下碗,包含可调整几何的碗组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