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Intend是德国弗莱堡的小品牌,大部分零部件品牌起步时产品都很少,但Intend从一开始就不是这样,他们有自己的倒冲前叉,还有独特的把立、提升刚性的碗组。现在他们又在研发曲柄和刹车碟了,所有产品都在德国设计。


  这篇测评文章中,我们关注的是两件产品:Grace EN 35mm把立和Stiffmaster碗组。把立外观就像是件艺术品,碗组则很有工业气息,体型庞大,他们承诺两件产品能为车头部件提升刚性。但两件产品都不便宜,售价分别是149欧元和79欧元,但对一个开发高质量、小批量产品的品牌来说,这个售价并不算太高。

Grace EN把立
长35mm
搭配31.8mm直径的把横
通过E-Gravity测试
35.5mm叠高量
最大把横抬升,25mm
83克,包括钛合金螺丝
售价149欧元

Stiffmaster碗组
13mm叠高量
可搭配ZS44头管
垫圈:20/13/7/1.5mm
重量:75g(不带垫圈)
德国制造
售价79美金


2.jpg


Grace把立配了一个木勺子,在把立安装上把横时当作撬棒使用,木勺子也可以当成餐具使用。


3.jpg


Stiffmaster碗组的垫圈有20/13/7/1.5mm几种规格,可以增加13mm的叠高量。

Grace EN把立

  设计Grace EN把立时,他们一直将轻量化/高强度的目标放在心中。35mm的把立加上钛合金螺丝重83克,大概是市场上最轻的把立,除这款把立之外,我能找到最轻的把立是Renthal Duo,重105克,但我并不想测试所有把立重量(只测试过11款),如果你知道什么把立最轻,可以在评论下方告诉我。


4.jpg


Grace EN 35mm把立重量83克。


5.jpg


31mm Renthal Apex是我能找到重量第二轻的把立,只有105克。

  四个螺丝都是4mm,M5螺纹。两个螺丝夹住转向管,两个夹住把横。环绕式把立夹器据说能提升刚性,并减轻重量,但确实让安装把横变得更困难,而且将把横上扬限制在25mm以内。高度限制给我们的测试单车带来了点麻烦,因为我的把横搭配裁剪后的舵管后高度太低了。如果你计划买这款把立,一定要确保自己对把横高度满意。

Stiffmaster碗组


6.jpg


Stiffmaster上碗组重75克。


7.jpg


我用的是13mm垫圈,重13克。

  Stiffmaster这款产品是怎么成为现实的?去年我跟Intend进行了一场对话,讨论他们的单肩叉和双肩叉。一开始,我认为两种前叉最大的差别在于舵管刚性。当你骑上enduro和速降车时,不管两者之间的几何、避震、车胎有多相似,搭配双肩叉和直装把立的速降车总是拥有更好的精确性,也让车手更有信心。

  Stiffmaster碗组使用标准向心轴承,大部分碗组都会选择这种轴承,上方是一个轴向滚针轴承,碗组杯的两个轴承中压入套筒。顶盖用3mm的螺丝(M4螺纹)固定在舵管上,连接并锁紧上碗组和舵管。四种高度的圆锥形垫圈供车手选择,将把立承受的力分散到碗组中去。


8.jpg


Intend网站上的漫画。

性能表现

  Intend声称,Stiffmaster碗组可以让把横夹握位置的刚性增加38%,这项数据的测试点在距离把立中心30cm的地方,用叠高量27mm的 Stiffmaster碗组与叠高量26mm的标准碗组来做比较。测试内容包括在把横上增加5kg的负重,然后测试两种设置的位移/形变幅度。


测试一:31mm Renthal Apex把横搭配Stiffmaster碗组。

  我设计了一组实验,来采集碗组在骑行过程中的刚性数据,但结果证明测试并不简单。这并不算是科学的测试,但我做了三次测试。第一次用Renthal 31mm把立搭配Stiffmaster碗组。第二次用Grace EN 35mm把立搭配Stiffmaster碗组,第三次用Grace把立搭配Hope标准碗组。测试方式也有三种,靠着墙用手给把横施力,在停车场模拟压弯动作,最后在当地线路上测试三种设置。测试线路是一条大约8分钟能骑完的小径,其中包含崎岖的乱石,短距离的急上坡,还有高速转弯,是去年EWS在菲纳莱的第四赛段。


测试二:Grace EN 35mm把立搭配Stiffmaster碗组。


测试三:Grace EN 35mm把立搭配Hope碗组和Trickstuff把立垫圈。

  我注意到的第一个细节是,当更换零件时,Stiffmaster碗组顶上的螺丝依然固定在舵管上,这就意味着,在你拆下把立时,前叉不会掉出去或者让碗组松动。

  第二个发现,碗组实际上对车头刚性有明显的影响。当你在上坡站起来用力踩踏时,或者快速通过弯墙时就能感觉到。每种设置我都先后进行测试,尤其是在站立上坡或者轻微转向时,可以明显觉察到把立和碗组对单车精确性的影响。在冲击更恐怖的地形时,额外的刚性让人更有信心,也更容易保持正确的选线。

  这两款产品的缺点在哪里?买了下碗组杯之后,还要花79欧元买另外一半的碗组,总共要花掉100多欧元。安装碗组更加精确,因为预压的轴向滚针轴承和碗组之间既不会太松,也不会太紧,更不会有束缚。只要预装正确,轴向轴承确实能给碗组增加拖动力,就像稍微有点紧的碗组一样,但骑车时你不会注意到这些。Stiffmaster需要更多保养,因为轴向轴承没有密封(只有个橡胶圈,可以避免泥沙和水进入)。


9.jpg


  Stiffmaster碗组是那种值得车手赶紧入手的产品吗?大概不是。如果下次缺了碗组,买这款好吗?是的,如果你在寻找能提升单车掌控性的零件,又不为频繁的保养而感到头疼的话。如果你想任何时候都能立即去骑车,但不想有额外的麻烦,那就别买这款了。碗组给单车的加成很多,Intend表示,在合适的配置之下,Stiffmaster碗组能为把横增加38%的刚性,但实际运用中还有很多因素要考虑:头管长度、把立长度和高度、把横宽度、车手身高、骑行速度和赛道类型等。

  既然这样,是否存在更简单的解决办法?如果车手很重,爱骑长行程和宽把横的单车,认为舵管刚性差会拖后腿,那就请选择双肩叉。单肩前叉已经发生过很多变革,我曾现在用着1又1/8英寸的转向管,下一步就是1.5英寸的转向管,这对单车刚性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锥形舵管占据了市场主流,成为速降和enduro两个领域的最佳选择,底部是1.5英寸,使刚性最大化,上方则是1又1/8英寸,达到减轻重量的目的。Giant在2011年推出了OverDrive-2舵管,可是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因为那时候所有媒体都在喊着“不要新标准”。总是有别的解决办法会在未来付出水面,但目前来说,Stiffmaster系统现在只能搭配标准部件。

你可能不需要Stiffmaster碗组,但如果是想尽办法将单车性能最大化的车手,会明白转向刚性和精准性能带来多大的好处。——保尔•阿斯顿(Paul Aston)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