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看到这台新车,相信大家都会记起SCOTT收购BOLD的新闻SCOTT现在已经将该品牌的隐藏避震器设计移植 到旗下的经典XC系列车型中。新款Spark战车已经整装待发,毫不妥协的XC竞赛车型,短行程林道杀器。


  多年来,Spark系列的单车始终代表着SCOTT在山地车行业中的里程碑,争夺世界杯冠军,或者在林道王国中穿行,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的骑行,Spark RC和Spark 900是全球各地很多车手的首选战车,在未来的年份,2022款Spark将在赛道和林道上延续这一传统。


  以胜利为基石。Spark到如今已经诞生了四代战车,它首次面世是在2008年。从那之后,无论是赛场还是日常骑行,它都给了我们太多精彩时刻。数次世锦赛冠军,数不清的世界杯胜利,还有那么多闪耀的奖章和美好的骑行,最新的Spark平台又有了完全不同的特点。如何在最好的基础上再次提升?让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整合式避震技术


  现在,更醒目的变化是,车架搭载整合式后避震器。如果往更深的层面去看,这种做法可以让避震特点得到优化,同时不必增加重量。通常,对这个等级的单车而言,每一点微小的优化都显得格外重要。为了避震器的表现达到最佳,传动系统必须直接而有效。他们想要避免低效的有向运动,也就是避震器压缩时的侧向运动。


2.jpg


  整合式后避震器的优点很多。首先,后避震器周围的车架结构和吊耳安装座可以设计得更坚固,减少侧向位移,使传动系统更高效。新车还为座管转点换上了更大的轴承,进一步强化这个部位,减少不必要的位移。整合式避震技术还有助于设计车架,让后避震器位置更低,这就意味着重心更低。结果就是,单车掌控性更好,更加稳定,让车手更有信心。


3.jpg

4.jpg


  单转点避震结构,以品牌专利整合式避震技术为基础。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连杆如何与后避震器相连。


5.jpg





避震结构与动力学


  软尾车如果没有好的避震器设计,那就不算是成功的设计。从第一次试骑单转点的Spark战车时,你就会爱上了这种感觉。多年以后,Scott依然相信,对于技术难度较大的XC赛和颠簸而快速的单人窄道而言,单转点结构是最好的。Spark的避震结构依然目标明确,运作方式久经考验,非悬架质量降到更低。在后上叉使用弹性转点,对这个行程范围的单车来说,是理想的解决方式。这样可以保持轻量,同时保证最佳的避震表现。


6.jpg





几何与车架设计


  在选择Spark避震平台时,Scott决定以科学为基准,而非潮流。Scott与SWISS BIOMECHANICS合作,尤其与SCOTT-SRAM山地车队紧密合作。他们希望避震平台可以实现这些目标:全世界速度最快的单车,同时也是最全能的XC竞赛车,还具备林道车超级灵活的特性。他们一直希望RC和900两个车型具有相似的踩踏感觉,两款车都要应对颠簸的路面,能让车手坐着或站着时立即加速。由于碗组角度可以调整,所以900车型能安装更长的林道车前叉,而RC车型能搭载行程稍短的前叉,比赛时可采用更激进的骑行姿势。结果就是,XC车可以像林道车那样下坡,不需要牺牲任何速度,而林道车可以飞速爬坡,甚至下坡表现不受任何影响。


7.jpg





SYNCROS Fraser iC布线系统


  新款Spark搭载Syncros品牌最新推出的Fraser iC布线系统。线缆整合会带来一些问题,所以Fraser应运而生。Syncros的设计师对产品形状要求很细致,让线缆可以从把横下方穿过,然后从把立侧方绕过,最后消失在碗组中,整合式塑料部件让布线简洁而高效。布线系统保证不会让线缆弯曲和打结,并让前三角保持极简风格。把横和把立还有很多空间,可以安装显示屏、车灯和相机安装座,可以在把横两端,也可以在顶部。


8.jpg

9.jpg

10.jpg

11.jpg


  “可以说,最近几年Spark车型取得了很多成功。从我跨上新版本战车的瞬间开始,我就知道,接下来几年还可以延续这样的成功。从几何到整合式设计,所有新款Spark RC战车都承载着前几代战车中我最爱的特点,而且新车做得更好。”——尼诺•舒尔特(Nino Schurter),8届世界冠军,欧洲冠军,奥运冠军,SCOTT-SRAM MTB Racing车队车手





TwinLoc避震系统


  Spark搭载TwinLoc避震系统,这是一个专利系统,通过把横上的线控器连接着后避震器、前叉和车架。有了控制器,车手可以选择三种骑行模式:下坡模式、贴地控制模式、锁紧模式,能同时改变单车的几何、避震阻尼和弹簧曲线。


12.jpg

 

  TwinLoc系统让你拥有三合一的战车,这对技术型XC赛和高速颠簸的林道骑行来说很重要。需要在出发门或小径入口冲刺加速?锁紧模式最合适不过了。技术型小径或者崎岖的上坡需要抓地力和高效传动?换成贴地控制模式,你一定会满意。当你来到山顶,需要将下坡释放所有力量,打开避震器,换成下坡模式就能充分体验Spark的所有。新车还将座杆触发器安装在把横下方。这个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将单车所有控制部件集中到一处,更方便车手再-在骑行过程中进行调整。





Spark系列中的新车:RC与900


  共有21个Spark车型,被分成两个大类,倾向于XC的RC车型和林道用途的Spark 900车型。


13.jpg


Spark 900


14.jpg


Spark RC


  两个种类都使用同样的车架,但细节上有很多差别。相比Spark RC,900的配置更偏向林道用途:后避震器更大,前叉行程更长,把横更长,车胎也更适合林道骑行。


  “我更喜欢用短行程林道车骑行,新款Spark 900下坡能力出色,我很担心自己的enduro车可能要在架子上当摆设。”——布兰登•菲尔克拉夫(Brendan Fairclough),SCOTT DH Factory车队成员


15.jpg





Contessa Spark RC与Spark 900


  SCOTT Spark新款有很多型号,包含Contessa车型在内。另外还有四个女用车型,还有RC车型和三个900车型。女用车型都搭配专用的座舱部件,以及客制化的前叉、后避震器微调系统,专为体重更轻的车手设计。


  “新款SCOTT Spark RC代表着XC竞赛车在设计和功能方面的巨大进步。从美学角度来看,外观比曾经更加简练,按照我的经验,我相信骑行体验会比外观更好。”——凯特•库特尼(Kate Courtney),2019世界杯冠军,SCOTT-SRAM MTB Racing车队成员


16.jpg





不止于此!还有铝合金!


  在碳纤维车上实现这个层次的技术和整合是一回事儿,Scott还想让这个系列所有车型都享受同样的优势,包括铝合金车型在内,那又是另一回事儿了。Spark 950、960和970,都与碳纤维姐妹车型共享同样的特点,只是价格上有些差别。


17.jpg

18.jpg


  设计出碳纤维车架,使之完全与后避震器整合在一起之后,再用铝合金做同样的事情,同时保持轻量并控制价格没有那么简单,最终他们做出了业内唯一搭载整合式后避震器的铝合金车架。





价格与购买


  目前,这个系列共有25个车型,包括Contessas在内。配置与价格信息都可以在scott-sports.com找到,全新的Spark系列将在9-10月开售。以下是部分车型的配置详情,你可以在官网查询更多信息。


19.jpg

20.jpg


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