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秘密终于公开了!我们在开玩笑。这台车早就不是什么秘密,经销商和编辑已经在网上透露了不少信息,而且大家都看着布伦金索普在山地世界杯上骑着一台奇怪的车子。言归正传。以下是Norco的正式发布,以及我们在几天前拿到车子后的一些简单感受。


  高贵林港,卑诗省(2021623日)。Norco上一次对大行程29寸山地车型进行重大更新已经是2018年的事情了。全新的2021Range是一台能够让那些专注速度的车手感到激动的山地车。这是Norco更新品牌形象之后首款发布的山地车,和上一年的款式相比,有非常大的不同,车架经过完全重新设计。新Range依然是基于29寸轮径打造,但现在的后行程为170mm,并且有了高虚拟转点结构,以及针对尺码独立设计的几何。这台车历时三年的研发,外界对它充满期待,Norco认为这款车是最好的enduro和重型山地车,在你闯进未知的时候提供最大的信心。


2.jpg





关键信息


设计用途:enduro,重型山地

全碳纤维车架

29寸轮径(覆盖SMLXL全部尺码)

高虚拟转点避震结构

行驶协调设计

前后170mm行程

随尺码变化的后下叉长度、头管角度和避震连杆

2.35-2.5寸胎宽

压入式中轴

车架内走线

下管、下连杆及后下叉保护膜

整合式附件安装座

水壶架安装座

支持大行程升降坐管(最大200mm

建议零售价:5999-8999美元


  一开始的Range2012年出现在Norco的产品线的。这款车型比Enduro竞技还早诞生,但它拥有这个项目需要的一切:中等行程、高效的踩踏,以及在困难的路线上提供高速的稳定和灵活。十年之后,Range成为了一台基于enduro几何的全新竞技车型。全新避震结构,结合Norco独家的Ride Aligned ™ 设计,每个尺码的车架都有着不同的后轴距、立管角度和头管角度,满足不同身材的用户。


3.jpg





高虚拟转点避震结构


  新款Norco Range最引人注意的地方,就是它独特的170mm行程后避震结构。高虚拟转点设计下,转点是不固定的,使得后轮移动轨迹向后,在颠簸路况上保持速度。Norco声称,将簧下质量放在较低位置,高虚拟转点结构可以将高速稳定性和灵敏度结合,并使得前后的支撑保持平衡。在刹车的同时,避震结构继续工作。用户参考Ride Aligned设置指南,就可以对避震进行精确的调整。


  NorcoAurum HSP重新定义了人们对高转点结构山地车的认知。在那台车之后,技术又在不断进步。Range的高虚拟转点结构,使得后轮轨迹向后,和HSP接近,但又能在刹车的同时保持避震系统正常工作,这一点是一般高转点结构做不到的。新的避震结构还包括了一个张力导轮控制抗下沉水平,保证踩踏效率。


4.jpg





针对尺码独立设计的后轴距、几何与连杆


  在不同尺码之间保持相同比例的后轴距,是Norco Ride Aligned 系统的一个关键。后轴距调节,在Range上通过不同尺码的不同尾钩完成。除此之外,还需要调整连杆上的转点位置,才能保证不同尺码的杠杆比曲线是一样的。如果连杆没有变化,那么不同尺码的后轴距长度变化会影响杠杆比曲线,以及整车的骑乘感受。


  为此,Norco针对不同尺码各自设计连杆,不同尺码之间是不能互换的。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双向垫片”的设计,可调节、互换设计的吸引力很大,但是会牺牲骑乘特性,以及Ride Aligned建议的避震设定的准确度。类似地,虽然车架理论上能够安装27.5寸的后轮,但是那么做会大幅改变车辆的几何,而它本来是为Range专门设计好的。如果想有一台骑起来顺畅的混搭轮径,那么应该从一开始就围绕小后轮进行设计。


  Norco也在研发的过程中认识到,不仅车架尺码能够从不同的后轴距长度和立管角度中得以,用户也能够从随着尺码变小而变得直立的角度中受惠。倾斜的头管角度在颠簸的路面上提供充分的保护,但是会让身材娇小的用户难以将自己的体重压在前轮上。Range的头管角度,S码是63.75°,逐渐变化到XL码的63°。


5.jpg





后避震器兼容性


  Range针对线圈弹簧的线性进行了优化,车架支持2021-22FOX DHX2,以及2021-22RockShox Super Deluxe线圈弹簧后避震器。但也有可能其他后避震器不适用于Range,不管是线圈还是空气弹簧。Norco表示,因为出厂标配的FOX DHX2后避震器有着线性的压缩率,并经过个性调校,换成其他后避震器的话可能会影响避震效果。对一些用户来说,这可能是缺点,不过我们觉得不同级别的整车都配备FOX Factory DHX2线圈弹簧后避震器这一点非常不错。


6.jpg





Range C1的初步印象


  我们最近收到了一辆新款Range,不过暂时还没有什么很深刻的体会。图中的轮组并不是Range的出场配置。我们拿到的是一对比较轻的轮组,暂时先用着,晚点会有一对新的We Are One轮组,带Onyx Vesper花鼓。这对轮组是消费者能买到的Range C1的出厂配置。


  我们看过了那些流出图片,还有品牌提供的素材。这台车引人注目。一开箱,车架充满流线的造型就给人一种速度感,后避震器藏在下管的底部,非常整洁。2022Range是基于Norco普遍使用的Horst Link四连杆结构的基础上一次大胆的尝试。车架更粗壮、平直,避震结构的外观十分独特,转点和螺丝都整洁地隐藏在车架的底部。是隐藏。部分线管隐藏在难以触碰的位置,在张力导轮的后方,后避震器安装口的内部。


  注意,下面图片的车子是倒转过来的。


7.jpg

8.jpg

9.jpg

10.jpg


  张力导轮一眼抓住人的眼球,不过Range的内涵不止于此。总的来说,主转点位于立管后方的高位,将后下叉和后上叉连在一起的转点位于尾勾的前方,一个和五通同心的转点,还有一个连接后避震器安装座的轴承Y字型连杆。压入式中轴位于衬套之内。这些连杆和转点加起来的组合,提供很扎实、稳定的骑乘体验,不过我们对这个设计的耐用度保持好奇。不过车上有许多缝隙角落,尘土杂物进去了之后,可能会造成问题。


11.jpg

12.jpg


  尺码独立的尾勾,使得不同尺码的后下叉长度不同。还有根据尺码而独立设计的连杆,使得所有尺码的避震效果保持一致,这样的设计让人印象深刻。我们准备测试的是一台XL码的Range,理论上适合我们身高188的测试车手。现在,很多品牌都会随尺码变化而改变后下叉长度,不过Norco在这之上,还独立设计连杆,甚至连头管角度也跟着尺码而变化。


  我们喜欢Norco为所有型号都配备FOX Factory DHX2线圈弹簧后避震器这一点。虽然我们测试的C1是顶级型号,不过其他型号理论上拥有相同的车架和后避震器,避震性能应该是一样的。我们手上这台售价奖金9000美元的顶级型号,差别最大的地方在于GX飞轮。我们知道现在不容易,不过对于在意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问题。



  后三角有全面的橡胶保护,包括驱动侧的后上叉和两侧的后下叉。下管也有橡胶保护,防止沙石或者停车架的剐蹭。下连杆也有硬塑料保护。


  我们发现,后拨变速线管在离开前三角,然后在张力导轮后方进入立管的时候,会弯折成锐角。这个不一定会出问题,不过我们要留意这样的走线方式会不会影响变速手感。最后,后轴心上用的3mm内六角有点小,不适合徒手安装。



  Jonny Simonetti正在测试这台车。他喜欢放开刹车,看看这头猛兽能冲多快。再看看他上周的视频。他说他骑着XC轮组,已经很“温柔”了,显然是在骗人。





整车配置


13.jpg

14.jpg

15.jpg


  Range提供SXL四个尺码,以及三种整车配置和单独车架组的选项。


  Range C18999美元/10999加元


16.jpg


Range C26999美元/8399加元


17.jpg


Range C35599美元/6799加元


18.jpg


Range C车架组:3799美元/4499加元


19.jpg


翻译:轮火竞赛  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