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款Instinctiv M9——传动系统革命?
2022年04月01日 15:25 来源:enduro-mtb.com 作者:Mike Hunger
年轻品牌Instinctiv的M9是一款29寸轮径、采用Pinion变速箱的林道山地车。这样的设计有较低的重心,加上合理的几何,提供了出色的下坡性能。我们测试了这台Instinctiv M9,告诉你它的表现如何。
Instinctiv M9 | 前150mm/后140 mm | 15.98 kg(L码) | 7620欧元 | 官网
荷兰品牌Instinctiv成立于2017年,专注制造使用Pinion变速箱的碳纤维enduro和林道山地车。他们的研发团队有着15年设计高端产品的经验,参与过小机车、轮椅、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项目,也有医疗器材和工具等经验。和大部分品牌一样,他们的车架是在亚洲生产的。整车则是在阿姆斯特丹的总部由自己的机械师团队组装的。
Instinctiv M系列
Instinctiv的产品线目前只有M系列,是2017年推出的。其中有三个型号:M9、M97和M7。三个型号是同一款车架,后三角专为Pinion变速箱设计。后三角设计采用了体积很小的摇臂和倒置的后避震器安装方式,以求将簧上质量降到最低。三个型号之前的区别在于行程和轮径。M9是前后29寸轮径,前150mm后140mm行程;M97是混搭轮径,前后行程均为150mm;M7是27.5寸轮径,前160mm后150mm行程。你可以选择喜欢的型号,再根据需要自定配置。
特别设计的Puma Suspension后三角旨在最大程度减少活动部件的动量,采用了体积非常小的摇臂和倒置的后避震器安装方式。
Pinion变速箱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第一眼看过去,这个黑色的箱子像是电助力山地车的电机,不过事实上它是Pinion变速箱。内部是两个传动组件,组合起来有12个挡位,用来替代传统变速套件的后拨。
整合在车架上的变速箱有12挡,而且齿比范围比后拨要大得多。
变速箱和电机的唯一共同点是较低的重心。去除了飞轮和后拨之后,后轮的簧外质量减少了。只剩下一个在牙盘附近的链条张力器。于是,在山路上避震应该表现得更加灵敏和稳定。600%的齿比范围比传统变速大得多,应对爬坡也更轻松了。封闭的变速机构,拒绝尘土和水分的侵蚀,需要的维护更少,而且没有了挂在外面容易受损的后拨。
Instinctiv没有飞轮和后拨。链条张力器位于车子的中部。
封闭的变速系统将水分和尘土挡在外面。
不过Pinion变速箱也有缺点。因为设计的问题,变速箱为车子增加一个棘轮,曲柄的空行程更大。在高难度爬坡上,如果你想要踩踏第一时间传到轮子上,那会比较困扰。另外,变向低挡位的时候,你需要稍微放轻踩踏的力度,不然齿轮咬合不了。变速可以通过转把或者指拨控制。不过和传统变速的指拨相比,操作变速箱需要手上的力度更大。
控制Pinion变速箱的两根变速线。
Instinctiv M9 2022详情
Instinctiv M9在外观上和M97、M7几乎没有区别。它们都有着宽厚的后上叉和后下叉保护块,防止车架受损,在颠簸的山路上减少噪音。下管也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下管下方有一个工具安装座,和市面上大部分兼容。车架有足够的空间安装水壶架。
宽厚的车架保护块。
Acros BlockLock碗组可以防止车架和线管受损。
所有线管都从车架内走线,在入线口就得到很好的稳固。线管只在下管的下方稍微暴露在车架外,然后连到Pinion变速箱。另外,变速线管有两根,所以车头看起来有些凌乱。Acros BlockLock碗组能够限制车把转向角度,防止上管在摔车时被车把打到,以及线管扯得太紧。
线管在头管处整齐地进入车架内部,稳定地固定,然后在连接变速箱的地方稍微暴露在车架外。
Instinctiv M9的价格是?自定义配置提供什么选项?
自定义配置选项有限。除了七种配色可选,你还能对后飞轮、指拨/转把、轮组、车把、刹车和坐垫进行选择。刹车方面,你可以在MAGURA的两个型号之间选择,但没有SRAM和SHIMANO。整车标准配置不包含坐垫和脚踏,不过你可以自己加上,另外计费。整车价格7620欧元起,车架连Pinion变速箱的价格则是4140欧元起。客户可以在经销商处试骑、购买,也能在网上下单。
Instinctiv M9 2022测试车辆配置
我们的测试车辆是L码,整重16.00kg,不过上面的RockShox避震并不在自定义配置的选项之中。前叉是150mm行程的Lyrik Ultimate,有出色的Charger RC 2.1阻尼器,能够调整高速、低速回弹和压缩。后避震器是RockShox Super Deluxe Ultimate,只能对低速回弹和压缩进行调整,同时有锁死功能。
Charger RC 2.1有很不错的调节功能。
两段锁死拨杆能够对后避震器进行调整,不过我们发现这样的功能派不上用场。
MAGURA MT7 Pro四活塞刹车常用于enduro和速降山地车。这对刹车能够免工具调整刹把距离。Instinctiv采用MAGURA Storm HC碟片,前面是203mm,后面是180mm。对于体重大的用户来说,在下长坡的时候,后刹车碟片有点小。我们建议换成更大的碟片。
MAGURA MT7 Pro的刹把距离不需要工具即可轻松调整。
刹车碟片是MAGURA Storm HC。不过后面只是配了180mm。
车把方面有77designz 1 Piece把立,长度为35mm。就像名字所说,这根把立主体只有一件。车把是800mm宽、25mm抬升的Beast Components UD Riser碳纤维车把。指拨连着两根线管,看起来少了一分整洁,此外还有升降坐管线控和刹车油管。FOX Transfer升降坐管的行程只有150mm,限制了车上的活动空间。
Beast Components的高端碳纤维车把,规格是800mm宽、25mm抬升。
FOX Transfer升降坐管的行程只有150mm,限制了车上的活动空间。
我们的测试车辆搭配了Crankbrothers Synthesis Enduro碳纤维轮组。这对轮组上装着MAXXIS ASSEGAI 2.5(前轮)和DISSECTOR 2.4(后轮),都有EXO防穿刺编制层。可惜,这对轮胎并不合适天性速降的M9,我们建议换上抓地力更强、胎压更低的轮胎,能够更好地保护碳纤维轮组。同时,你还需要在前轮使用较软的橡胶配方。这条前轮胎是比较硬的质地。
前轮是比较硬的dual compound。
MAXXIS轮胎带EXO防刺编制层。再加上碳纤维轮组的话,价格就比较感人了。
Instinctiv M9
7,620欧元
配置
前叉:RockShox Lyrik Ultimate 150 mm
后避震器:RockShox Superdeluxe Ultimate 140 mm
坐管:FOX Transfer 150 mm
刹车:MAGURA MT7 Pro 200/180 mm
传动:Pinion C1.12 1x12
把立:77designz One Piece 35 mm
车把:Beast-Components UD Riser 800 mm
轮组:Crankbrothers Synthesis Enduro 29"
轮胎:MAXXIS Assegai EXO Dual/Dissector MaxxTerra EXO 2.5"/2.4"
技术参数
尺码:M L XL
特殊功能
工具安装座
Instinctiv M9 几何
Instinctiv M9只有M到XL三个尺码,覆盖了身高从165cm到202cm的用户。我们测试的是L码,前伸量486mm,堆高值624mm。不同尺码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64.5°的头管角度对一台林道山地车来说是常见的。立管长度460mm,并不算短,再加上升降坐管的行程不足,限制了车上的活动空间。三个尺码的后轴距都是445mm。
头盔:Sweet Protection Trailblazer | 眼镜:Oakley Sutro | 外套:Specialized Trail Wind Jacket | 骑行短裤:Troy Lee Designs Skyline | 护膝:Troy Lee Designs Raid Knee Guard | 骑行鞋:Five Ten Kestrel Lace
Instinctiv M9 2022 实测表现
如果你不是去山地车公园,能够靠缆车上山,那么你就要靠自己的发动机了。上坡的时候,姿势稍微有些拉伸,尽管总的来说是舒适的、居中的,哪怕坡度非常大。这是说你可以有足够的重量压住前轮,保持操控。Pinion变速箱的优点,在此时也发挥出来了:其他人需要奋力踩下脚踏的时候,你只要轻轻换挡。后三角很稳,哪怕后避震器打开也很少弹跳,在上坡时提供良好的抓地力,特别是在高难度的地形,依然紧贴地面。踩踏的时候,永远不需要用到锁死。但是,换到低挡的时候,你要稍微放轻踩踏的力度,不然没办法挂到挡位上。换到高挡位的时候则没有这种麻烦,继续踩就是了。根据Pinion的说法,变速箱需要小1000km的磨合才能达到最佳状态。我们的测试车辆上,踩踏的时候脚下有种在拉磨的感觉,和传统传动的感觉非常不同。
下坡的时候,M9从最初几米就有不错的表现,稳定的操控得益于低重心以及良好的前后重量分配。用户在车上居中的位置,又增添了一些稳定。长轴距让这辆车保持平稳,尤其是在高速行进、陡峭和颠簸的地形。下坡变陡,你在Instinctiv M9上依然感觉舒适,这是因为轴距够长。不过,因为升降坐管的行程不足,用户在车上的活动空间会受到一定限制。个子高的用户应该考虑升级一下坐管。但是,在窄路和急弯,车长的特点又会显得十分突出。车子不是十分灵活,比较费劲才能摆动方向。
总结
Instinctiv M9的柔软避震和居中骑乘姿势得分不少。Pinion变速箱很漂亮地与车架整合在一起,并确保这辆车拥有很低的重心。然而,自定义配置并没有太多可选的空间。升降坐管的行程不足,导致下坡时用户在车上的活动空间受限。如果你想要一辆不用传统变速的山地车,那么这辆车有着一整套理念。
优点
均衡且柔软的避震
居中且较低的重心
簧外质量小
缺点
升降坐管行程只有150mm,限制活动空间
轮胎不符合这辆车的设计用途
更多信息见Instinctiv官网。
文字:Mike Hunger
图片:Peter Wal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