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上个赛季,我们见到很多速降车队测试29寸下坡车,然后大量样车出现在EWS和世界杯速降赛场上。Cube Action车队也在去年9月份用29寸样车参加EWS赛,现在,全碳纤维Stereo 150 29也有了正式的名字。Cube Stereo 150 29碳纤维enduro车已经准备了好上赛场。


2.jpg


图片来自Lars Scharl。

  2016年,Cube Stereo enduro车型搭配旗下顶级的C:68碳纤维,当时还是27.5的轮组,但随着EWS赛道骑行速度变得更快、技术难度更大,确实应该利用起大轮径的通过性了,29寸轮组和车胎的性能不断进步,已经能满足新型单车几何的需求。车队所有成员都开始使用Stereo 140 29全山地车,但他们还需要特别为专业enduro赛打造的战车,那就是Stereo 150 29。


3.jpg


  Stereo 150 29拥有较长的前伸量、低重心和较趴的现代林道车几何,但也为专业级别的enduro赛事而进行了其他优化,最终成型的整车售价实惠到令人惊讶。较长的前伸量有助于将重量分配到前轮上,加上66度头管,让车手下坡时充满信心,座舱并不像别的enduro车那样低,不会让你有飞出车把的感觉。当然了,更大的轮组也就意味着更长的轮轴距,新款29寸车的后下叉比之前的27.5车型更短,借此保证大轮径车型的灵敏度。

  这是专门为EWS设计的单车,Cube设计了两种不同的碳纤叠层结构,整车有三种配置,价格都很美好。

避震设计


4.jpg


  从整体设计来看,Stereo 150 29采用简单的Horst-link四连杆避震设计,提供150mm后轮行程,搭配160mm前叉。如果仔细调整四个转点位置和后避震器位置,可以让Cube这款140mm 29车型的渐进效果加倍,使车架初段行程更灵敏。杠杆比曲线呈直线下降,意味着避震系统在中段行程会逐渐变硬,提供稳定的支撑效果。曲线末段变化弧度不大,意味着有更好的防触底性能。单车最适合搭配公制标准的吊耳式气压后避震器,尤其是新款Fox Float,可调范围大,而且有最新设计的防触底阻尼。

  Cube宣称,新车在暴力刹车的情况下,抗后抬升程度小,有利于避震系统的流畅运作,同时在避震系统压缩时保持较少的踏板回击。


5.jpg


  Stereo 150 29头管很趴,只有66度,但我们见过更趴的单车。大轮径非常适应技术难度大的地段,稍微趴一点的头管有助于保持转向灵敏。立管75.5度,让车手上坡时分配更多重量到前轮,毕竟下坡时不会坐在座包上。


6.jpg


  342mm BB高度,34mm BB下沉量,后下叉超级短,只有435mm,不仅让单车保持轻量,而且很贴地,就算在狭窄的技术路段,单车也有十分活跃的表现。

技术细节


7.jpg


Cube新款有两种碳纤维车架:Cube顶级的C:68,还有标准的C:62。数字代表着碳纤维/树脂的含量,数字越大,车架越硬、重量越轻,制作成本也越高。


8.jpg


Stereo 150 29的所有转点位置都是用油封轴承。这可能让经常旋转的轴承变得不那么高效,但这款车的轴承只是局部旋转,油封轴承起能保持润滑,并不受外界污染。


9.jpg


  单车搭配Cube最常用的模组化布线方式,变速、刹车和升降座杆都采用内置走线。有趣的是可以安装前拨。Action车队战车搭配XTR Di2变速系统,单车配置了可拆卸的前拨安装座,下管下方有特制的Di2电池安装口,能达到理想的重量分配效果。后刹布线跟前一代车型一样,能让Shimano刹车线管在轴心后方绕过,减少避震器压缩时带来的不必要的移动和触碰。


10.jpg


  单车配置了ISCG 05导链器安装座,整合式下管护板和后下叉护板,Boost花鼓开档,Syntace X12桶轴,直装式后尾钩,锥形头管。

  Stereo 150 29 Team顶配版售价4500欧元,搭配160mm Fox 36 Grip2前叉和Float X2后避震器,加上Transfer升降座杆。传动系统是1x SRAM GX Eagle 12速,MRP SXG导链器,Code R刹车,Newmen EVO SL 30mm内宽的真空胎轮组。

翻译:轮火竞赛,轮火竞赛拥有翻译后的中文文本版权,请勿转载!版权疑问:876048124@qq.com